第492章 借力打力、再下一城 (3/4)
bsp; 与之相应的,是死亡病例也开始不断增加。
很快,这个令人心悸的数字,就突破了两位数。
恐慌的情绪,如同病毒一样,在市民中蔓延开来。
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市面上所有与防疫相关的物资,价格都开始飞涨。
口罩、消毒液,几乎是一天一个价。
尤其是在一个专家小组公开对一批中药的疗效进行认证之后,相关的药品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势不可挡。
其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板蓝根中成药,无论是颗粒还是冲剂,一夜之间就从所有药店的货架上消失了。
市场上,有价无市。
许多药店门口,从凌晨就开始排起长队,但最终等来的,往往是“已售罄”的牌子。
面对这种情况,刘清明在防治组的碰头会上,主动向组长卢东升提出了一个建议。
“部长,我想申请一笔场外援助。”
卢东升正被物资短缺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听到这话,他抬起头,满是血丝的眼睛里带着一丝疑惑。
“场外援助?你能调到货?”
刘清明点点头。
“我以前工作的云岭乡,是省级贫困乡,这件事您应该知道吧。”
身为清江省的老省长,卢东升当然知道云岭乡,不光知道,而且很了解。
“云岭乡的贫困,有历史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乡集体长期的不作为。”
刘清明说:“对,这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我到任之后,做了一些事情,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并且,我们与清江省的云州制药厂,签订了长期的供销合同。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板蓝根的相关药物。”
卢东升的兴趣被提了起来。
“你是两年前出任的云岭乡长,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想到了今天这件事?”
刘清明摇了摇头,坦然道:“那怎么可能。云岭乡的药材种植项目,是省农科院的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综合评估后确定的。现在看来,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卢东升追问:“那也只是提供了原材料吧?难道你们云岭乡,还自己建了一个制药厂不成?”
刘清明便把自己当初力排众议,与云州制药厂签订的那份千万级大合同,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当听到刘清明竟然敢和一个大型国营药厂,签订一份明显不符合当时市场规律的成品回购合同时,卢东升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那是一种夹杂着震惊、不解,但更多的却是佩服的复杂情绪。
他突然很想知道,对于这件事,林峥这位省委书记,当初是什么看法。
刘清明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林书记当时严肃批评了我,认为我这是在搞市场投机,有巨大的政治风险。”
卢东升长长地叹了口气,终于完全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