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选择困难症 (4/5)
r /> 鲁明摆摆手。
“没关系,又不是工作汇报,就是思想交流嘛。”
刘清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林峥。
林峥察觉到他的动作,对他微微点头。
刘清明这才放下心来,答应道。
“那我就冒昧了。希望我的一些浅见,不会影响到您的思路。”
吃完饭,众人又在客厅坐了一会儿。
鲁明站起身,对刘清明说。
“小刘,陪我去阳台抽根烟?”
刘清明知道,真正的谈话要开始了。
他点点头,跟着鲁明走到了阳台。
鲁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华子,递给他一根。
刘清明接过来,没有先给自己点,而是拿起桌上的火机,先凑过去给鲁明点上。
烟雾缭绕中,鲁明开口了。
“京城那次,老林后来告诉我,所有的关键证据,都是你找到的。”
他吸了一口烟,继续说。
“我来到清江之后,查了一下当时的卷宗。你的人,只比对方早了一个钟头。我不明白,你怎么就能断定,她会把那么重要的东西,放到一个偏僻的乡下?”
刘清明说:“我不知道她会放在哪里。”
“但我猜想,那是足以改变她和很多人命运的东西,她肯定会放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
“她是农村出身,后来去南方打过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生活,也见识过人心的诡谲。她对城市里的人,始终抱有戒备心。哪怕是那个和她有过孩子的男人,她也未必完全信任。”
鲁明点点头:“这是犯罪心理学的内容,从对方的出身和经历去分析她的行为模式。思路是对的。”
刘清明继续说:“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之所以能早上一个钟头,只是因为我请的人,离那个地方更近一些。双方的反应速度其实差不多,剩下的就是拼运气了。好在,运气在我们这一边。”
鲁明吐出一口烟圈。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刘清明说:“是的。我一直深信,邪不胜正。”
鲁明说:“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很曲折。”
刘清明说:“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从制止犯罪,向预防犯罪转变。国家正在推行的‘金盾工程’,就是一大步。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全国联网,从技术层面,加大犯罪分子的侦测范围。”
“未来,我们还会依托互联网,建立起从指纹到DNA的全国样本库,让犯罪分子在犯案的第一时间就可能现形。”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我们的技术设备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的侦查手段,会被无处不在的摄像头、面部识别和运动轨迹追踪所代替。刑侦会成为一门科技含量极高,技术手段过硬的综合性学科。心理学、痕迹学都会飞速发展。”
“最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