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渭水会姬昌,纵论天下势 (4/6)
才华之人,为西岐储备人才;同时,先生提出的‘农兵合一’制度与情报网络构建,也需尽快推进,不知先生可有具体的时间表?”
姜子牙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沉吟片刻,说道:“侯的安排甚妥。关于整顿谋士团队,在下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设立策论考核,以‘西岐发展’‘应对朝歌’‘安抚百姓’为主题,让现有谋士与有意加入的人才提交策论,筛选有真才实学之人;第二步,淘汰庸才与心怀异心者,对有能力却缺乏远见者进行培养,提升其格局;第三步,从西岐学子与村民中选拔有潜力之人,加以培养,充实谋士团队。此过程预计一个月完成。”
“至于‘农兵合一’制度,” 姜子牙继续说道,“在下计划先在西岐周边的三个村落试点,选拔青壮年组成‘农兵队’,农闲时由南宫适将军负责训练,农忙时则协助农耕与水渠修建。试点成功后,再在西岐全境推广,预计三个月内完成初步部署。情报网络构建则需两个月 —— 一个月选拔与训练情报员,一个月建立情报据点与传递系统,确保情报能及时传回西岐。”
姬昌仔细听完,连连点头:“先生的时间表详细可行,就按先生之意执行。另外,朝歌近期可能会派遣使者前来西岐,催缴今年的贡赋,先生以为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通过 “谋略推演” 功能,瞬间模拟出三种应对方案:强硬拒绝,恐引朝歌不满,派兵镇压;完全应允,会加重西岐百姓负担,失民心;缓兵之计,以 “春耕繁忙,粮草未收” 为由拖延,同时暗中联络周边诸侯,共同商议对策。
“侯,在下以为,应采取‘缓兵之计’。” 姜子牙说道,“朝歌当前主力部队在东夷镇压叛乱,无力西顾,只是想通过催缴贡赋试探西岐的态度。咱们可派使者前往朝歌,表达‘愿缴贡赋’的诚意,却以‘春耕时节,百姓忙于农事,粮草需待秋收后才能筹集’为由,请求延缓三个月缴纳。同时,暗中派遣使者前往芮国、虞国等周边诸侯领地,了解其对朝歌贡赋的态度,若能联合他们一同请求延缓缴纳,朝歌便难以拒绝。”
姬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先生此计甚妙!既避开了与朝歌的直接冲突,又能试探其他诸侯的态度,为日后联合诸侯抗暴埋下伏笔。就依先生之意,待咱们回到西岐后,便即刻安排使者前往朝歌与各诸侯领地。”
接下来的路程中,两人围绕西岐的政务、军事、民生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姜子牙结合 “谋略推演” 功能,为姬昌分析了西岐当前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姬昌则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问,两人交流甚欢,越谈越投机。
散宜生偶尔会掀开车帘,汇报车队的行进情况,听到两人的交谈内容,心中对姜子牙的认可又多了几分 —— 此人不仅有宏观的战略眼光,还有具体的执行方案,西岐能得此人才,实乃天赐之幸。
南宫适则骑马跟在马车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他曾在战场上见过无数谋士,大多只会空谈理论,缺乏实际能力,而姜子牙提出的军事方案,既考虑到士兵的训练,又兼顾到百姓的农耕,还能利用情报提升战斗力,绝非纸上谈兵,让他不得不服。
当马车行驶到黄昏时分,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护卫策马来到马车旁,翻身下马,神色紧张地说道:“启禀西伯侯,前方官道上发现黑风寨山贼的踪迹,约莫有五十余人,正拦路劫掠过往商队!”
姬昌脸色一变,刚要下令让南宫适率领护卫前去剿灭,姜子牙却伸手拦住了他,说道:“侯莫急。黑风寨山贼虽凶悍,却只是乌合之众,正好可借此机会,让在下见识一下西岐护卫的实力,也为日后剿灭黑风寨做准备。此外,咱们可通过此战,检验一下‘情报预判’的准确性,为后续情报网络的构建积累经验。”
他打开马车窗帘,目光投向远处的官道 —— 只见五十余名山贼手持刀枪,正围着一支商队叫嚣,商队的护卫虽奋力抵抗,却因人数悬殊,渐渐落入下风。姜子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