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朝歌定新序,残纣藏祸根 (3/4)
广场上搭建了一座巨大的 “诸侯台”,台上摆放着象征天下统一的 “九鼎”(由西岐工匠用青铜打造,代表九州),台下按诸侯封地方位划分区域,各路诸侯率领亲信依次入场,旗帜飘扬,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
大会开始后,姬昌走上诸侯台,手持 “同心玉圭”,声音传遍广场:“诸位诸侯,今日咱们在此召开天下诸侯大会,一是为了庆祝推翻商纣暴政,二是为了共同商议天下治理之策,推行仁政,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诸侯们纷纷欢呼,广场上响起震天的掌声。随后,姜子牙走上台,展开一幅巨大的 “天下农耕与律法推广图”,向诸侯们详细介绍西岐的新政:“咱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天下推广改良农具与‘作物轮作’技术,让粮食产量提升三成以上;同时推行统一的律法,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另外,成立‘诸侯联防联盟’,约定各国定期交流军事与农耕技术,若遇外敌入侵或内部叛乱,各国需出兵支援。”
诸侯们纷纷表示支持,齐国诸侯率先说道:“西岐的新政利国利民,齐国愿率先推广农耕技术与律法,还愿出资修建从齐国到西岐的‘通商大道’,方便各国交流物资。”
鲁国诸侯也站起身:“鲁国愿意派遣学子前往西岐学宫学习,学成后回国开设学堂,推广西岐的知识与技术。另外,鲁国储存的粮食可支援太行山区的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其他诸侯也纷纷表态,有的愿意提供武器支援,有的愿意派遣工匠协助修建水利,有的愿意减免周边小国的贡赋。大会上,诸侯们共同签订了《天下诸侯盟约》,约定 “推行仁政、互通有无、共同防御”,还选举姬昌为 “天下诸侯盟主”,姜子牙为 “天下军师”,负责统筹天下的治理与防御。
盟约签订后,姬昌与姜子牙率领诸侯们来到鹿台,打开封存的财宝与粮草。姜子牙将财宝按诸侯的贡献大小分配给各国,用于各地的重建与新政推广;粮草则一部分发放给百姓,一部分储存起来,用于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与战争。诸侯们看着公平分配的财宝与粮草,对姬昌与姜子牙更加敬佩,天下诸侯联盟的凝聚力也愈发强大。
然而,就在天下诸侯大会圆满结束、诸侯们陆续返回封地之时,太行山区传来了一则令人警惕的消息 —— 石厚的士兵在黎国边境发现了一批神秘的 “商人”,他们携带大量的黄金与武器,与黎国国君秘密会面。情报员偷听得知,这些 “商人” 是商纣派来的使者,带来了商纣的承诺:“若黎国能联合邶国与其他方国,在明年春耕时发动进攻,商纣便会从北方的‘鬼方’借兵,共同击败西岐,事成后将朝歌封给黎国国君。”
石厚立即将消息传回朝歌,姜子牙看完密信后,脸色变得凝重。他激活 “谋略推演”,发现商纣与鬼方的联络已有数月之久,鬼方是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以骑兵作战为主,战斗力极强,且与商纣有旧交。若商纣真能借到鬼方的兵力,再联合太行方国与东夷残余势力,明年春耕时发动进攻,西岐与诸侯联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看来商纣的复仇计划,比咱们想象的更周密。” 姜子牙将密信递给姬昌,“咱们不能掉以轻心,需尽快做好应对准备。第一步,让石厚继续监视黎国与邶国的动向,派更多情报员潜入鬼方,收集他们的兵力与动向;第二步,通知诸侯联盟加强防御,尤其是与太行山区、东夷接壤的诸侯国,要提前储备粮草与武器,训练士兵;第三步,加快青铜武器的研发与生产,张铁匠的团队已在研发‘青铜战车’,若能在明年春耕前生产出一百辆,便能有效对抗鬼方的骑兵。”
姬昌接过密信,眉头紧锁:“商纣贼心不死,竟想联合鬼方作乱。先生,咱们是否要在今年冬季主动进攻太行山区,彻底消灭商纣的残余势力?”
姜子牙摇摇头:“冬季天气寒冷,太行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进攻,且诸侯们刚返回封地,需时间推广新政与训练士兵,此时进攻会分散精力。咱们不如趁冬季加强防御与准备,明年春耕时,待商纣与方国发动进攻,再率领诸侯联军一举将他们歼灭,永绝后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