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 (4/7)
关注了,找都找不到……
看他一动不动,脸色木然,郑铭压低声音:“没关系,至少河津窑还是省内第一!”
省内第一?
呵,郑局长,你把霍州窑排哪?
郑铭后知后觉,知道自己话说的不恰当,又想了想:“至少有霍州窑为依托,标样足够用。咱们多下点功夫复原出影青瓷的工艺,影响力低不到哪。”
蒋承应精神一振:对啊,复原工艺?
既然这么多的名瓷,御器都源自影青瓷,如果把工艺复原出来,是不是直接就可以给河津瓷贴上“卵白玉”的标签?
只要速度够快,和景德镇抢一下这几种名瓷的继承关系,也不是不可能。
但想了一下,他又颓然一叹:前有故宫,后有景德镇,与之相比,省内的研究力量弱的可怜。
甚至于,可能连林思成都比不过。
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郑铭使了个眼色:“要那么好研究,故宫的专家跑来咱们这做什么?”
蒋承应想了一下,恍然大悟:他们没样本,更不知道窑炉的具体构造。
所以,才迫切的想要发掘霍州窑。
那林思成为什么研究的这么快,这么透?
因为这小子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从霍州弄回去了好多残器。
但论证继承关系是一回事,复原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知道窑炉结构,就无法模拟泥胎入窑后,具体的过火流程和烧成工艺。
这是复原瓷器艺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他光有样本没用……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蒋承应总感觉不太对劲:难道还和上次一样,为了和林思成解约,连脸都不要了?
这可是上级单位,国家文物局,一旦太过分,咱俩吃不了得兜着走……
郑铭当然明白,叹了口气:“这次换个策略!”
上级领导也是人,所谓会哭的娃有奶吃,无非就是摆困难,装可怜。
而国家文物局做为部级单位,故宫做为国字头研究机构,不缺那么点成果和荣誉。多说说好话,让专家稍微给省内单位指点几句,研究进度不就起来了?
林思成的能力是很强,但还是那句话,要把地方的发展做为先决条件。
想研究,想复原工艺,没问题。但你得先挂个山西的前缀……
两人小声的商量,底下同样议论纷纷。
林思成也不急,静静的等。过了五六分钟,声音才小了一些。
他点了点话筒,百多颗脑袋齐唰唰的抬了起来,百多双眼睛直戳戳的刺了上来。
“以上是影青瓷与河津瓷、霍州瓷的技术演变与流布。时间有限,稍后会把资料下发给各位老师,我就不啰嗦了。接下来,再说一下各种瓷器的工艺特征、区别,以及复原研究……”
说着,林思成滚动了一下鼠标,屏幕上的图片随之变换。变成一只白中泛青,青中透白的瓷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