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两件生坑货 (3/5)
/>
……
太阳照常升起,又是明媚的晴天。
林思成和王齐志抬着牌匾,挂了上去。
其它的两块没有换,换的是第一块。崭崭新的长匾,还散发着油漆味:西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与之前那块相比,少了三个字:碑林区。
意味着,西北大学文物修复研中的陶瓷修复项目,正式列入西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与揭牌那天相比,动静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庆典,没有来祝贺的宾客,甚至牌匾上连块彩都没挂。
就市文化局的一位副局长,并市文物局的何副局长来指导了一下。
无声无息,波澜不起。
而不知不觉间,文博学院团委工作人员那一栏,多了一张照片:林思成,文博学院科创部主任。
括弧,科员。
上一世,林思成当过专家,干过顾问,还兼任过工程师。但体制内的活,还真就没干过。
他琢磨了一下:“老师,到后面,我如果长时间留在京城,一年半载都不回学校,会不会被开除?”
“开除?”王齐志“嗤”的一声,“林思成,你想什么好事呢?”
除非触犯法律,犯了原则性政治问题,不然永远不可能有那一天。
“不论你人在哪,总归是在搞研究,对吧?而你每发一篇论文,每出一项研究成果,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会扩大一分,怎么可能开除?
别说一年半载,十年八年不露面都没问题,而且工资照发,奖金照给,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更不会少。”
也对。
所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他点点头:“后天就要启程去山西,中心这里,还要拜托老师!”
王齐志浑不在意:“放一百个心!前半年,你和赵总,我和商妍都不在,不也运转的好好的?”
有林长青,有学校盯着,这次更换了市文化局和文物局的人坐镇协调,压根就不用担心。
“按你估计,这次去山西要多久?”
“大小六座遗址,发掘周期肯定会很长,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但我只是技术顾问,只是参谋一下,待不了多久,也不用常驻。”
确实只是技术顾问,但绝非林思成所说的,他去了只是参谋一下。
说直白点,与这两座遗址相关的技术项目,已被林思成开发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唯一只剩窑炉结构,以及地方文化在工艺传布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影响力小到微乎其微的项目,给故宫和文研院,闭着眼睛都看不上。
既便去了,也只是亮亮相,表示一下上级单位对这次项目的重视程度,研究环节依旧是林思成和原团队负责。
但能研究的,基本已被他林思成研究了个透,甚至连工艺都被他完整复原。剩下的,无非是随着遗址发掘相互验证:验证河津瓷、霍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