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真印,假印 (6/10)
家中世代累计的藏品和自己作品的著录,一本记书画,一本记印章。
但大致就是流水账,谁没事看这个?
再者,光知道这两方章的出处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研究,没下过苦功夫,如何断定真伪,又如果判定是谁刻的?
如果给单国强,第一眼肯定会怀疑:这是不是后人仿刻,加盖到了这幅字上面?
知道他在狐疑什么,林思成笑了笑:“单主任,我如果说我看过好多书画和金石著录,你肯定会笑我吹牛!”
呵呵……你再能吹,还能吹得过王齐志?
单国强大手一挥:“没事,你说!”
“好,单主任,我看过吴大澂先生纂辑的《十六金符斋印存》、《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千玺斋古玺选》、《篆文论语》、《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古字说》……”
“还有沈树镛先生纂辑的《汉石经室丛刻目录》、《汉石经室跋尾》,与赵之谦合编《续寰宇访碑记》。以及樊祖荫先生的《攀古楼彝器图释》《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等……”
每说一本,单国强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子,厉害了。
吴大澂是吴湖帆先生的祖父,也是晚清书画名家、金石名家、古文字学家、鉴定家、收藏家,更是民族英雄。
光绪十年,朝鲜甲申政变时,吴大澂以三品卿衔赴吉林与俄使勘界,重立土字碑,争回被侵占的珲春黑顶子地,及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光绪十二年,升任广东巡抚,反对划澳门归葡萄牙管辖。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甲午战争时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兵败,被革职永不叙用。
沈树镛则是吴大澂岳父,吴湖帆的外公,官至内阁中书。同时,也是清晚时期有名的金石学家、藏书家。
潘祖荫是吴湖帆的岳伯父,从咸丰到光绪,历任左副都御史、刑部、兵部、工部尚书等职。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同样,也是金石学家、书法家、藏书家。
吴氏能有数万珍藏,吴湖帆能被称为“上海第一收藏家、鉴定家”,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更因为世代的积累和熏陶。
但反过来说:要说林思成全看过,每本翻一两页,算不算看过?
单国强并不怀疑林思成的鉴定能力:没点功底,没点眼力,不可能在这么大的拍卖会上捡漏,还一捡就是三件。
如果说,他把这些著作全都研究透,那不可能。因为岁数摆在这……
这是其一,其二:只是拜初次会,给老师送这么重的礼?
那话怎么说来着?
“见过先生之后呢?”他一脸狐疑:“你准备干点什么?”
干点什么?
我如果说,我想当你师弟,会不会挨打?
林思成笑了笑:“就只是拜访一下,聆听一下他老人家的教诲!”
不可能!
这小子不老实。
单国强想了想:“你是不是想让老师传你点绝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