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专家也有错的时候 (2/6)
这个肯定绰绰有余,但问题又来了:大小十一家单位,研究领域的具体划分,课题方向的制定计划,是不是全得他说了算?
就说一点:迄今为止,是不是运城分中心的研究能力最强,研究进度最快?
实力代表一切,由此,大小五处遗址,林思成把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代表性的固镇遗址分给分中心,没有人能说得出话来。
更甚至于,只是这一座遗址,够不够?
就以研究速度而言,估计林思成和黄智峰把固镇遗址研究完了,其它十家顶多研究到一半。
所谓能者多劳,林思成再从其余十家未完成的项目中挑,而且专挑最难、最具有影响力的课题,转给分中心研究,同样没人能说的出话来。
到最后,西大分中心至少要分走三分之一的项目,而且全是重点课题。
如果是自己人也就罢了,关键的是,这个分中心挂着外省的前缀?
所以领导不得不考虑:如果现在终止合作,把些重点项目分给省内的十家,是不是能多发表好多高质量的论文,能多提高好多影响力?
更说不定,能弄几个大奖回来。这样一来,这算不算是增效?
两权相害取其轻,既然好处这么多,坏处只是被人骂两句忘恩负义,卸磨杀驴,那这件事为什么不能干?
至于以后会不会再请林思成,再请西大帮忙,压根就不用考虑:会勘探、会考古的,又不是只有这一家?
所以才有了早上的这个会,所以刚一开始,郑局长先特意强调了会议主题:加强协作,共同研究。
翻译一下:如果西大分中心赖着不走,那不管后续研究的主导权、项目的分配权,都不可能再让林思成负责。
往深里再想:姚建新肯定不是郑局长和蒋市长指使的,到了这个位置,做事不会这么粗糙。
但当时,这两位绝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目的无非就是想激一下王教授,最好就地来个一拍两散。
唯一没料到的是,姚建新能的脸皮这么厚,更没想到王齐志能这么刚?
不过问题不大:过程虽然曲折了点,场面弄的难看了点,但最终的目的却达到了。
无非就是让孙嘉木看了场笑话,稍有些丢人。
但站在林思成的立场上:这不就是有用的时候好话说尽,没用的时候事情做绝?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如果装聋做哑就这么算了,以后的队伍还怎么带?
是不是每到一个地方,就被得人这么坑一次?
无非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转念间,林思成往后靠了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干的事情还得干!”
当然得干,不然这口气能把人憋到发疯。商妍已经开始幻想:等哪一天林思成复原了卵白玉工艺,这些人会有多后悔?
但问题是,有几分把握?
研究了半辈子的瓷器,史料文献烂熟于胸,商妍压根不记得,哪本资料中有过“山西烧造卵白玉瓷器”的记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