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林思成说有,那就有 (6/8)
题是,现在拦还是不拦,劝还是不劝?
如果劝,你拿什么劝?
是后续发掘研究的主导权,还是独立研究的自主权?
说一千道一万,林思成的这个分中心的前缀是“西大”,而非山西……
暗暗转念,一群人眼睁睁的看着王齐志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极是安静,安静到诡异的程度。
沉寂了好一阵,郑铭叹了一口气:“孙处长,让你看笑话了!”
孙嘉木一本正经:“干工作,怎么可能没有分歧?很正常!”
就当你是这么理解的吧。
郑铭点点头:“后续发掘指导,还要请孙处长帮忙!”
孙嘉木眼底泛过一丝古怪:“职责所在!”
“谢谢孙处长!”
到这种程度,今天这会自然是开不下去了。又聊了两句,郑铭通知散会。
孙嘉木先行起身,各部门负责人陆续出了会议室。依旧如开会前一样,郑铭、蒋承应、水即生留到了最后。
让秘书重新换了茶,又关上了门,郑铭长长的一叹:“没想到王齐志这么刚?”
蒋承应没说话,他甚至在想:换成林思成,会不会稍好一点?
可能会好一点,但顶多不会闹这么僵,结果肯定是一样的:既然一致认定,复原卵白玉工艺的可能性等于零,那还有什么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项目一终止,也就等于和林思成的合作到此结束。
接下来,如果是林思成个人加入,参与后续研究,不论是运城还是文物局,从上到下绝对全部举双手双脚欢迎。
甚至直接让林思成总负责,继续任总指挥都没问题。
如果依旧是整个团队参与,依旧以西大修复中心的名义,那只有一个结果:加强协作,共同研究。
说直白点:要服从,要听指挥。
但结果已经看到了:林思成没义务,也没时间给他们做贡献。
所以,散伙只是必然。正如王齐志说的:迟散不如早散。
唯有一点:没有料到姚建新这个变数,更没料到会把场面弄到这么难看?
要说不尴尬,心里没点歉疚,那不可能。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谁都抹杀不了林思成的付出和功劳:五处窑址,五个山西首次发现。
五个首次,就代表五个唯一,且如此集中:发现时间集中,遗址地域集中,这本身就打破了省内的历史。
正如孙处长所说的,申请今年或明年的考古新发现,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所以,无论是意义,还是代表性,都无人可比。但最后,身为功臣的林思成,却落了个卸磨杀驴?
但反而言之,屁股决定脑袋,站在郑铭和蒋承应的立场上,他们首先要为地方和集体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