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40章 言之尚早 (5/6)

nbsp;与之相比,省内国内首次发现,填补历史空白等等,都如小儿科。

    当然,只是可能。所谓孤证不立,孤据不考,光靠这一处遗址远远不够,至少还得发掘两到三处同时期遗址,相互论证。

    但绝对不至于像任新波说的,兴致不高。

    只是他性子比较稳,脸上看不出来罢了。像商妍、田杰、高章义,乃至已经回了市了做化验的黄智峰,早已兴奋的不知所措,连饭送到嘴里是什么味都尝不出来了。

    想像一下:光是这一处窑址,能写多少论文,能发多少期刊?

    何志刚点了一根烟:“既然不开工,我下午就回去了,局里这边好办,都是之前谈好的,最多发一份通报。但学校这边,你准备怎么汇报?”

    “学校这边也是谈好的,肯定还是按照约定来。”林思成笑了笑:“况且这边聘书照颁,工资照发,半点折扣都没打。不能突然发现好处,就反悔变卦!”

    稍一顿,何志刚点点头:“对!”

    谈武坐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当没听到一样。

    但他心知肚名:何局长和林思成说的是有关遗址的发掘报告,以及后续的论文和期刊发表。

    其它都不提,就说一点:唐代炼焦,这四个字只要一见报,全国都得震三震。包括历史、考古、陶瓷、工业、文化等等等等学术界,以及中管部门。

    别说彻底证实,只要能研究出点成果,相关的期刊想怎么发怎么发,而且绝对是最核心,最权威的那一种。

    都不需要多,至多两三篇,升一级职称绰绰有余: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

    而西大作为全国考古学排名第二的顶尖学府,简直是天赐良机。说不定,就会有人动脑筋。

    认识这么久,何志刚当然清楚林思成的性格。虽然说这些还早,说不好发掘就得以“年”计,但所谓未雨绸缪,于情于理,他都得提醒一下林思成。

    转念间,他又看了看王齐志,王齐志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就如之前他给林思成保证的:你只管搞学术,搞研究,剩下的,全交给老师。

    别说校长和耿院肯定不会动这样的心思,哪怕动了,他也保证第一时间顶回去。

    话再说回来:林思成,他这个老师,商妍,方进,以及中心的李贞、实验室的朱开平、冯琳等等等等,这些是不是都是学校的人?

    不用多,每人发个一两篇,是不是都算西大的?

    T类(特种)和A类(权威核心)让林思成发,剩下的B类、C类和普刊,肯定要给当地协助部门分一部分。然后还要加上田杰、高章义、几个考古分队长,以及黄智峰,两个实验组长。

    这又是多少人?

    哪里能轮得着临时插队的?

    转着念头,他给何志刚递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两人对着眼神,商妍后知后觉:“那当地部门呢?”

    “说是那么说,但不好真的吃独食,分肯定是要分一部分的!”

    林思成笑了笑,“当然,说这些还太早,万一是元代炼的焦,那提都不用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书籍1416881 年代:拒绝拉帮套,我靠打猎发家 山野农女入世记 穿越之全村去逃荒 瞎眼赘婿,转身让你高攀不起!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我的沪姐室友 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 [足球]恋与脚球男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相关推荐:
年代:拒绝拉帮套,我靠打猎发家 我的沪姐室友 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 重生不做舔狗后,校花前女友疯了 直播读毛茸茸心声,我暴富爆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