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洞坑窑 (3/5)
生怔了怔:“什么庙?”
“唐代的老子庙!”
想了一下,水即生的眼睛“噌”的就亮了。
其他人却不大信:就转了这么一圈,你就敢断定古窑在东北山脚的缓坡上?
更是把面积范围都推断了出来?
关键的是:还找出了一座庙,而且还是唐代的庙?甚至于点名道姓:老子庙?
史料中是肯定没有记载,不然昨天开会时发的资料里就会提到。至于具体有没有存在过,天知道?
毕竟一千多年了,即便有,也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就想不通,林思成是怎么断定那儿有过庙,还是唐代的?
狐疑间,林思成走进松林,竖起大拇指,比照了一下山峰位置。
又转了一圈,他指了指脚下:“高队,先找一下吧,就以这儿为中心,方圆三十米。如果找到庙,那窑炉的位置偏不到哪里……
临近河边土太湿,雷达可能探不到嗯,你先用金属探测,看能不能探到金属物……”
“好的林老师……”
回了一句,高章义分派队员。
便携式的金属探测仪,四个人每人背了一件。
就一亩大一点,地毯式的排查,来回过了两遍,却没有任何发现。
林思成想了想:“钻一下,就从这儿开始,多取几个点!”
高章义再次安排。
立架式的钎测机,三下两装好了两座。
前两次都没发现,但钻完第三次,高章义一声惊呼:“林老师,你来看!”
林思成走了过去,身后跟了好大的一群。
中空的钎管,接了三根,土层很是明显。
最上面的一层大概五十公分,可以看到草根、树坑,以及未完全腐化的羊粪。
第二层较厚,约一米,夹杂红砖碎渣,瓦屑。很明显,就是拆完房子后遗留的地基层。
第三层又厚一些,约一米五,一半间歇层,一半生土层。
但再往下,豁然夹着几片碎瓷。
林思成拔拉了两下,挑了出来,瞅了瞅,又往前一递。
水即生带上老花镜,接到手里。只看了一眼,用力点头:“就是这个!”
后面的人怔了一下:昨天开了一天会,水总工提供的白瓷样片都过过手,哪怕是不太懂的外行也能看的出来:这几片碎渣和开会时看过的白瓷一模一样。
说明水总工没记错,当年发现瓷片的地方就在这儿。
但庙呢,林思成不是说老子庙吗?
正暗暗思忖,林思成又一顿扒拉,挑出了几块石头。
仔细一看,像是古代青砖的碎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