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你给老子等着 (3/5)
“林老师,这位是市工业局的陈局长,这两位是绛县澄泥砚研究所的姚副所长,佟技术员!”
“快请快请……”
林思成忙招呼着,方进去洗茶杯,叶安宁打开了电水壶。
几个人坐定,陈局长从姚所长的手里接过文件袋,放到了茶几上。
“林老师,这是澄泥砚的资料,后续窑址的事情,还要请你多费心!”
林思成怔了一下,又笑了笑:挺直接的?
但这样才好:对等交换,各取所需!
他点点头,拆开了封线。
挺多,大致三四十页,纸上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一看就知道是刚复印好,刚装订的。
林思成顺手一翻,看了起来。
知道搞研究的多少都有点怪毛病,谈武和陈局长也没在意。
后面的那两位却怔了一下:不应该是等客人走了再看吗?
但翻这么快,比一目十行还快,你能看出什么?
正暗忖着,方进端来茶,几人说了声谢谢。
没用多长时间,大概也就五六分钟,林思成将整本资料翻了一遍。
合上好,他稍想了想,目光依次从四个人的掠过,落在那位姚所长的脸上。
“两位,能不能请教几个问题?”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点了点头:“林老师,你尽管问!”
“好,澄泥砚用的是汾河古河道深处的沉积胶泥,需要过滤、淘洗,然后阴干。但阴干过程中,会发生澄泥开裂的情况,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年轻的技术员没吱声,姚所长扶了扶眼镜:“舀打,揉炼,就跟活面一样。然后密封陈腐!”
“不加其它东西?”
姚所长顿了一下:“不加!”
“温度呢?”
“十五度!”
“烧成周期呢?”
“七到十五天!”
“入窑后的控温呢?”林思成比划了一下,“我是说不同阶段,是不是需要不同温度?”
姚所长的眼光躲闪了一下:“不需要,九百度到一千度恒温就可以!”
“好!”林思成笑了笑:“窑变效果怎么控制?”
“这个没办法控制,要看澄泥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还要看烧造时的天气、温度、湿度等变化……”
“哦,这样啊?”林思成似笑非笑,“燃料呢,煤、电、还是木柴?”
姚所长微一低头:“电最方便,但颜色比较单一。煤与木柴的窑变效果更好一些,但温度不可控,所以成功率极低!”
“明白了,谢谢姚所长!”林思成站了起来,又伸出了手,“我再研究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