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升了半级 (3/8)
话没错,但总感觉心里不太舒服。
究其原因:谁也没想到遗址的规模会这么大,遗迹点会这么集中,工艺链条会这么健全?
哪怕只是清代的窑址,也足以称得上填补省内空白,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而言,对山西的意义都不是一般的大。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林思成,估计再过十年,当地都发现不了,这功劳够大吧?
结果临了,当地却撇的干干净净,能撇多快撇多快?
林思成笑了笑:“也不算是撇,今天开会不是提了吗:后续的勘测路线、范围、目的地,都由我们自行决定。经费绝对满足,乡镇地方绝对协调到位,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提……”
赵修能冷笑一声:“林师弟,这难道不是他们发现你不要太好用,想把你当免费劳力使唤?”
林思成点点头:“就算是这样,但师兄你可以换位思考:正因为我们好用,好多条件都可以谈。比如,能不能让何局长协助一下,让老师以修复中心的名义,和当地谈一谈:下次如果再发现遗址,能不能多要一些实验样本?掏钱也行……”
何志刚点点头,又赞许的笑了笑。
他算是看出来了,一屋子十来位,别看林思成最年轻,但要说谁心态最稳,考虑的最全面,最长远,那绝对是林思成。
也别看赵修能岁数大,王齐志出身更不凡,但如果做个对比,要差好大一截。
说直白点:千算计万算计,捞到手里的才最实际。
既然最终目的是卵白瓷,那就咬定目标不松口,就朝着这一个方向使力。没必要硬揪着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放。
反过来再说,让当地给点实际的,什么算是实际的?
让林思成带队发掘?
搞清楚,这儿是山西,不是SX省考古院、文保院全是吃干饭的吗?
顶天了,也就在发现人那一栏,让林思成署个名。
与其争这些没用的,还不如闷声发大财,安心的找细白瓷遗址。
等当地的反应过来的时候,林思成说不定已经复原出了工艺,更说不好,连专利都申请了。
到那时候再看,谁在笑,谁在哭……
暗暗思忖,何志刚又交待了一下:“我估计,当地应该会派人和你接触,你敷衍起来也累,让你老师,让赵总,让商教授帮你应付就行,你趁机休息两天。”
林思成点点头。
肯定会联系,目的不一而足,就说一点:本省的考古院、考古队一大堆,当然没必要让外省的帮忙,但没说不能请个外省的技术指导。
甚至于,把他变成咱们本省的行不行?
又商量了一下后续的勘测计划,以及怎么和当地谈,怎么多要点样本。基本聊得差不多,河津市委的秘书长专程来请何志刚。
一群人出了门,发现市政府的秘书站在林思成的门口,正在敲门。
何志刚很自然打了声招呼,一行人走向餐厅。
市府秘书长很是热情,和林思成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