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32章 空前绝后 (3/5)

作用就一个,与釉灰(草木灰与石灰石烧成)混合后,调成釉浆。

    等于离林思成的推测更近了一步:周围这几个坑,就是配釉区。

    “哪里发现的?”

    高章义一指:“那个坑!”

    “再往周边探一下,测一下范围!”

    “好!”

    高章义捏着对讲机,给队员下指令。

    刘明抬起头,嗫动着嘴唇:“林老师……瓷窑?”

    “对,瓷窑!”

    “有多大?”

    林思成估算了一下:“看木灰坑与白不泥淘洗池的距离,配釉区甚至在七亩左右。以此推断窑址面积:大概三十亩。

    但这只是处于同一时期,同一水平层面遗址……简而言之:不可能第一次建窑就建这么大,肯定是先小后大,逐步扩建,最后才形成了这么大的规模。”

    “除此外,因为河道及水流变化,并木材、瓷土开采运输等因素,烧造一定的年限后,窑厂必然要搬迁。所以周边肯定有更早时期的瓷窑遗址……初步预测,总面积至少在五十亩以上……”

    许承严倒吸了一口凉气:多少?

    五十亩,那就是三万多平方米。

    而超过一万平,就能达到“中型遗址范围”。但别说中型,迄今为止,河津连个小型瓷窑都没发现过。

    正惊疑不定,高章义去而复返,依旧拎着两个标本袋。但这次不是土,也不是砖,而是几块黑瓷片。

    “林老师,在釉泥池旁边发现了废瓷坑……”

    林思成点点头,接了过来看了一眼:“钙釉黑釉瓷,清中左右!”

    众人默然:有配釉区,有废瓷坑,瓷窑遗址无疑。

    看两人愣住了一样,林思成又解释了一下:“范围确实不小,但年代不会太远,这一圈应该是中心遗址点,也是最大的遗址点。看废瓷就知道,大致清中左右。

    再往前的遗迹肯定也有,但最早应该不会超过明朝末期……而且基本可以肯定,烧的全是民用型的粗瓷,大致以黑瓷为主……”

    别说明朝末期,哪怕是清末的,都算是填补了河津县的历史空白。

    许承严还是没想通:“但为什么历史文献中,没有过任何记载?”

    林思成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

    如果说,因为这儿在古代的时候属乡宁县,所以河津县志中没有记载。那处于十公里之南,历来就属河津的固镇,同样没有任何烧造瓷器的历史记载。

    而林思成却很肯定,固镇一带必然还有瓷窑。不然那些白瓷、刻花瓷是哪里烧的?

    “林老师,既然这么大面积,为什么地表没有任何遗存?”

    林思成言简意赅:“应该是民国时开煤矿的时候埋掉了!”

    这儿煤虽然不少,但因为交通不便,以前只是小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相关推荐: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诱婚成瘾 1980巴山猎耕记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