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你赔!(二合一) (2/6)
他刚要解释一下,嘴已经张开,猛的想到林思成提到的“普及传承”,又闭了回去。
对啊,怎么给忘了,何锦堂和省博有本质上的冲突。
选了前者,就不能再选后者,不能既要又要。
这还只是其次,重点在于:哪怕是挂名,师徒名份也不是乱挂的。打个比方,如果申遗成功,何锦堂要来分好处怎么办?
我是你师父,打着你的旗号开家公司,就像盛唐轩那样的,不过分吧?
然后造一大堆仿品,流入市场……到时候那画面太美,王齐志都有点不敢想。
他抬起手挠了挠脑门:自己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利索倒是利索了,但有些地方,确实没有林思成考虑的周到,细致。
“我刚还想,立马给姚教授打电话,看来,得先缓一缓!这样,你先准备一下,然后改天咱俩再去一趟,给姚教授,给省博再增加点信心……”
林思成点点头:“好!”
确实得增添点信心:一是拜师,二是申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必须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和研究能力,后一点省博毋容置疑。
其次,也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可以这么说,只要陕博公开:我要申请“金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什么凤翔,什么珠宝公司,全部得打退堂鼓,成功机率会大好几成。
不过还是那句话,欲速则不达,不能太着急。
但王齐志却不是一般的急,满脸愁苦:“但陶瓷呢?一是要有特色,最关键的是传承脉络:只是林教授,怕是不太够?”
何止是不够,而是根本就沾不上边:老爷子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纯纯的科班出身,扯什么传承、非遗?
但并非没办法。
林思成轻轻的吐了三个字:“老太太!”
王齐愣了愣,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对啊,自己怎么把岐山的那位老太太给忘了?
老太太的公公是正儿八经的晚清内务府工匠,老太太又扒了一辈子的散头,补了一辈子的文物。传承够不够悠久,脉络够不够清晰?
再想想那天,老太太看林思成的那种眼神,但凡林思成敢说声拜师,老太太当堂敢摆香案。
更关键的是:鸡缸杯。
只要能把这两玩意补好,往上级部门的桌上一放:来,瞅瞅,见过没有?
甚至于,王齐志觉得比唐代金银工艺把握还要大些?
“同样的道理:老太太先不急着找,既便找,也得等你把娇黄釉和穿花龙纹大罐补好再说。但该做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先做起来……”
王齐志一下又兴奋起来,但思路格外清晰:“这样,咱们先寻求学校的支持,但和院、校领导通气之前,咱们先把团队定下来……”
“然后,尽快实践,同步整理实践成果,不需要多,也不需要补好鸡缸杯,只要能把那樽穿花龙纹大罐补好,老师我就敢拿着东西去找文化厅领导……”
林思成的眼睛亮了亮。
偶尔的时候,王教授确实有些跳脱,性子也有些急。但该耍脑筋的时候,他能甩十个商教授。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