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偷车嫌疑人 (1/2)
“我们调取了郑斌车辆被盗地点和平小区门口及周边的监控,拍到了偷车贼的画面 就是那个穿黑色夹克、戴鸭舌帽的男人,左手戴黑色手表,背黑色双肩包,偷车后驾驶电动三轮车往城郊方向驶去,但由于城郊路段监控覆盖率低,后续轨迹断了。我们还排查了周边的废品站、二手车市场、停车场,都没有发现被盗车辆的踪迹,嫌疑人很可能把车藏在了偏僻的地方,或者已经销毁了。”
李明皱了皱眉,手指在 “偷车贼特征” 的笔记旁画了个圈:“偷车贼的特征很清晰了 男性,25-40 岁,身高 170 厘米左右,穿黑色夹克、戴鸭舌帽、背黑色双肩包、左手戴黑色手表,体力较好,熟悉北山公园和东郊地形,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但暂时还没有直接的身份线索。接下来,张林,该你了,你把尸体解剖的详细结果汇报一下,尤其是与死者身份、死因、死亡时间相关的关键信息,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突破的点。”
张林拿起面前的解剖报告,投影仪的屏幕切换到解剖相关的照片和数据图表。“李队,各位同事,经过对尸体的详细解剖,目前已明确以下关键信息:第一,死亡时间。结合体表腐败特征全身皮肤淡绿色、腐败静脉网明显、腹部轻微隆起和胃内容物消化程度面条、青菜等半流质食物,进入胃窦部未入小肠,再考绿近期 25-28℃的环境温度,最终确定死亡时间为 3 天前本月 18 日晚上 7-9 点之间,死者在进食晚餐后 1-2 小时内被杀害。”
屏幕切换到颈部解剖的照片,张林的语气变得严肃:“第二,死因。通过解剖发现,死者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有生前出血,舌骨大角轻微骨折,肺脏有窒息性水肿,眼睑和球结膜有散在出血点,且未检测出任何毒物成分,因此确定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具体为徒手扼颈致死 嫌疑人用双手挤压死者颈部,导致其缺氧窒息死亡,没有使用其他工具。”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死者的身份相关特征。” 张林点击屏幕,出现死者手部旧伤和衣物的照片,“死者为男性,年龄 35-40 岁,身高 170 厘米左右,体重 65-70 公斤,体型中等;右手食指关节处有一道 1 厘米左右的陈旧性疤痕,边缘整齐,推测是被锐器如刀片、玻璃划伤后愈合的痕迹;穿着深灰色棉质夹克和黑色工装裤,夹克领口沾有现场泥土,裤脚边缘有明显磨损,结合衣物材质和磨损程度,以及手部可能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留下的痕迹手掌皮肤较粗糙,指关节有轻微变形,推断死者从事体力劳动,大概率是工地工人、搬运工、装修工人或物流装卸工这类需要长期动手、行走的职业。”
他补充道:“另外,死这口袋内无任何身份证明,衣物也没有明显的品牌标识或特殊标记,但我们在死者的指甲缝中提取到了少量皮肤碎屑和纤维,目前正在进行 DNA 和成分检测,希望能找到嫌疑人的线索;同时,已将死者的 DNA 录入失踪人口数据库,进行比对,但目前还没有匹配结果。”
张林的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解剖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关于死者身份的特征描述。李明率先打破沉默,目光落在 “死者职业特征” 上:“张林,你刚才说死者大概率是体力劳动者,除了衣物磨损和手部痕迹,还有没有其他解剖特征能支撑这个判断?比如骨骼、关节的状态?”
张林点头回应:“有的,李队。通过解剖观察,死者的腰椎有轻微的骨质增生,膝关节内侧有少量软骨磨损,这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搬运重物导致的常见劳损;另外,死者的右手腕关节有陈旧性韧带损伤的痕迹,推测是之前从事体力劳动时不小心扭伤或拉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留下的 这些骨骼、关节的特征,进一步印证了死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可能性。”
“那死者右手食指的旧伤,能不能缩小职业范围?比如哪些体力劳动容易被锐器划伤手指?” 小王问道,他负责走访排查,对职业特征带来的排查方向格外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