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招聘学员 (3/4)
她发现爷爷在院子里拆解一个奇怪的物件——那是由柳条和干草编织成的组合结构,看起来像杯垫,但又复杂得多。
“这是什么?“柳青走过去好奇地问。
爷爷头也不抬:“你王婶的想法。柳草混编,外层柳条,内衬干草,可拆卸清洗。”
柳青拿起一个部件仔细观察。这种设计大大延长了杯垫使用寿命,而且干草的淡黄色与柳条的金棕色形成美妙对比,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这...太聪明了!”柳青惊叹,“王婶怎么想到的?”
“老法子新用罢了。”爷爷难得地露出赞许神色,“过去编粮囤就这么防潮。她改小了尺寸。”
柳青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爷爷,如果我们把这种柳草混编做成系列产品...”
“又想搞花样?“爷爷的表情又严肃起来。
“不是花样,是实用创新!”柳青急忙解释,“您看,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柳编的纹样美感,又解决了实用性问题。而且...”她顿了顿,“阿姨们可以分工,有人专编柳条部分,有人负责草编,最后组装,效率更高。”
爷爷沉默地摆弄着那个样品,良久,叹了口气:“随你吧。但核心纹样必须按老规矩来。”
“好,我编一个给您看看,合格就发广告在社交圈宣传,咱们以后的订单就陆续能接上了。”
说干就干,弄好之后,柳青拍照发在社交圈。
很快就看到了第一个回复,是林森的。
他说:“太棒了,有兴趣长期合作吗?”
柳青的心跳加速,长期合作意味着稳定收入。
她马上回复“非常有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更多传统纹样设计。”
---
几个妇女学会之后,编织速度快了很多。
第一批订单按照顺序陆续打包发出。
“这个寄上海,这个寄杭州...”柳青一边核对地址,一边用爷爷收藏的干荷叶包裹杯垫。
这是老人坚持的要求——不能用塑料泡沫,必须用天然材料包装。
她还特意在每个包装里放了一张手写卡片,讲述龟背纹的历史。
包装好之后,柳青开着爷爷的农用三轮车,带着李婶一起去镇上发货。
邮政所的工作人员听说这些柳编要寄往高端民宿时,惊讶得眼镜都滑到了鼻尖:“这种东西还能卖到大城市?”
李婶关注的是邮费问题。
“邮费怎么这么贵,一个小包裹都要好几十块,这个大包裹的居然三百多块……就没更便宜的寄法吗?”
“柳青心里快速算了算成本,说:“贵是贵点,但这是刚开始,得让客户感受到咱们的诚意,邮费就当是拓展生意的投资了。”
李婶心疼地咂咂嘴:“邮费钱也够买好些材料了。”
柳青无奈笑笑:“镇上就邮政靠谱,别的快递咱也不熟,万一耽误送货、磕了杯垫,损失可比邮费大。等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