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雪融春晓 (3/8)
p;柳青看着桌上那件伤痕累累的婚书盒,在温暖的灯光下,那些裂痕仿佛真的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她忽然明白了爷爷总说的“柳编如人”——伤疤可以成为荣耀的勋章,只要你有足够的韧性和智慧。
雪还在下,但柳青觉得,春天仿佛提前到来了。
清晨的光线透过窗棂,照在工作台上那个伤痕累累的婚书盒上。
裂缝像一道丑陋的疤痕,贯穿了精心编织的合欢纹。柳青拿着镊子和细砂纸,半晌无从下手。
“觉得无从下手?”爷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拿起盒子,指尖抚过裂缝:“料性断了,筋脉就断了。硬修,形在了,魂也没了。”
柳青的心沉了下去。连爷爷都说修不了吗?
“但王夫人说的‘金缮’,是个路子。”爷爷话锋一转,
“不是遮掩,是让它光明正大地‘伤着’,还要伤得好看。”
这时,王夫人的车也到了。她带来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工具箱,里面是各色生漆、金粉、细笔,还有一叠关于金缮工艺的资料。
“金缮的本质是敬畏。”王夫人戴上眼镜,语气温和却有力,
“敬畏物品的残缺,承认时光的流逝。我们用最珍贵的材料去弥补残缺,不是掩盖,而是升华。”
理念很动人,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材料兼容性。金缮用的生漆粘稠,柳编材质多孔且富有弹性,第一遍尝试,生漆根本无法在柳条断面上有效附着,反而弄得一塌糊涂。
柳青有些气馁。
爷爷却眯着眼看了半天,转身去厨房鼓捣了一阵,端来一小碗微黄的胶质。
“试试这个。你奶奶以前补老物件用的,用鱼鳔混了点桑皮汁。”
爷爷将胶轻轻涂在裂缝处,“这东西软,能跟着柳条一起呼吸收缩。”
果然,天然胶的柔韧性完美匹配了柳条的特性,提供了完美的基底。
柳青小心翼翼地将裂缝对齐粘合,虽然仍能看到痕迹,但结构总算完整了。
接下来是描绘金线。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的手法。
柳青第一次尝试,手一抖,金粉画出了界,一道美丽的金线变成了一团难看的污渍。
“心不静,手就不稳。”爷爷在一旁慢悠悠地泡着茶,
“你当它是伤疤,它就永远是伤疤。你当它是条新路,它就能通到别处去。”
王夫人则拿起另一支笔,蘸了点清水,在桌上练习:“不要想着‘画’一条线,要想着‘引导’金粉,让它自己流入裂缝的轨迹中。你是引导者,不是创造者。”
柳青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她不再想着这是陈琛和林薇造成的破坏,不再想着这是对自己的羞辱。
她只看着那道裂缝,把它看作河流,看作柳树的纹理,看作时间自然走过的一道痕迹。
她重新蘸取生漆,沿着裂缝最细微的凹凸慢慢引导,动作轻缓而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