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文创展 (3/4)
“绝对纯手工,只用清水浸泡定型。“柳青赶紧回答,“这是我们清河柳编的原则。”
赵局长不置可否,转向爷爷:“老师傅,这水波纹的编法,是不是参考了1954年抗洪时改进的工艺?”
爷爷眼睛一亮:“您懂行?确实是在那基础上改良的,加了两股经线。”
“我父亲当年参加过那场抗洪。”赵局长的表情罕见地柔和下来,“他说柳石枕救了半个城的人。”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防汛技法谈到非遗保护,柳青几乎插不上话。
最后,赵局长拍了拍爷爷的肩膀,转身对随行人员说:“记一下,清河柳编工坊,推荐申报今年的青年创业扶持基金。“
柳青一时没反应过来,张磊赶紧在背后戳了她一下。
“谢谢赵局长!”她连忙鞠躬。
“别谢我。”赵局长已经走向下一个展位,头也不回地说,“把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好,就是最好的感谢。”
这句话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柳青心中某个角落。她看向爷爷,发现老人正望着赵局长的背影出神,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中午时分,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在展位前驻足良久,最后递给柳青一张名片:
“我是柏悦酒店集团的采购总监梁海成,我们计划在酒店大堂茶廊及部分套房更换一批艺术灯罩,初步看中了你们水波纹的效果,希望能营造一种自然、静谧的东方美学氛围。”
对方语速平稳,“我们需要580个统一规格的水波纹灯罩,外径45厘米,内径需适配我们的灯具。要求纹理清晰、均匀,在灯光下能呈现波光粼粼的效果。六月前完成安装。能做到吗?”
柳青看着名片上的烫金logo,在心里预算了一下时间:一个灯罩需要五天,每人一个月做六个,抽出二十人做五个月完成,六个月期限时间很宽松。
“可以。”她镇静地回答“请您了解我们的制作方式吗?每一个都是纯手工制作,即使纹理相似,也难免存在细微差异。”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的不是工业品的绝对统一,而是手工带来的温度感和独一无二的韵律。但是,”
他话锋一转,“‘细微差异’必须在可控的、美观的范围内。这是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请您理解。”
梁海成接着报出了一个让周明差点咬到舌头的单价,并且主动提出预付40%的定金。
“我们会派质检团队中期验货和最终验货。所有条款都会写入正式合同。”
他一离开,周明就低声和大婶们科普:
“柏悦!那可是京城顶好的大酒店!”
赵家媳妇眼睛发亮:“他们懂!他们要的就是手工作的感觉!”
王婶说:“这价钱…虽不如林森那一百万总数多,可单个利润高多了!”
这时又一位女士挤上前:“我们是'素然'家居设计品牌的,想谈谈长期合作...”
到下午三点,带来的样品全部售罄,预订单堆了厚厚一叠。柳青正打算喘口气,突然听见王婶在隔壁展位大声争执。
“这明显是抄袭我们的水波纹设计!”周明指着对面展台上的一排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