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神奇的系统能力,再次发力 (4/6)
站在王东来的面前,亲耳听到王东来是这么说的。
他都怀疑自己是产生了幻觉。
不过,陆洋的反应很快。
收拾好心里的其他想法,点头应了下来,说道:“王院士,我这就下去测试。”
因为冷静下来之后,陆洋心里就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王东来说的会不会是真的。
本来这份材料配方已经很接近了,至少比目前各大实验室里的材料表现数据更加优异。
如果就这份材料的测试数据写论文的话,陆洋觉得完全可以出至少五篇核心。
顺着这份材料配方继续研发,哪怕是水磨功夫,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就能真正地研发出来一款合格的量子材料。
对此,陆洋很有信心。
这么想着,陆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拿着王东来给的方案,就直接回去了。
量子信息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有关联,但却是不同的方向。
王东来要研究的量子通信技术,则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把量子系统所带有的物理信息进行重新编码计算,然后通过量子之间的纠缠把信息传递出去。
而量子之间的通信效率,取决于它们之间与光的相互作用的能力。
当然了,量子通信技术有这么多的好处。
一直研究它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是,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太大的进展,就足以看出这个技术的难度之高了。
而它的难度则是集中在三点。
第一,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必须要让通信的两地同时具备最大量子纠缠态。
但是,由于环境噪声的影响,量子纠缠态的品质会随着传送距离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差。
因此,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是量子通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第二,则是如何实现量子信号的中继转发,取得令人满意的远距离通信效果。
到目前为止,业界在光源、信道节点和接收机等方面还没有取得圆满成功,所需的安全性要求没有保障,可能被窃听。
如何对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进行攻防测试和安全性升级是运行维护面临的难题。
第三个难题,则是因为中继节点的密钥存储和转发存在漏洞,可能成为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点。
如何解决纠缠态对信道长度抖动过于敏感、误码率随信道长度增长过快等严重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难题,那么也就等于是突破了量子通信技术。
这三个难题,业界的研究人员也都清楚。
而针对这三个难题,业界也有了几点解决思路。
其一便是采用量子中继技术,扩大通信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