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张帆同意 (2/3)
对方的态度如何?”
陆阳见张帆开始关注具体进程,知道他已经接受了现实,便如实相告:
“目前还只是初步接触阶段。我委托沈总向企鹅方面传递了意向,对方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但具体的估值、交易结构等细节,还需要双方组建团队进行正式的、深入的谈判。”
他顿了一下,发出邀请:
“张总,到时候正式的谈判,也希望你能够参与进来。毕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人人网的业务价值和未来潜力,你的参与对争取一个好的价格至关重要。”
听到陆阳邀请他参与后续谈判,张帆心中最后一点对抗的情绪也消散了。
这至少表明陆阳在事实上还是尊重他作为创始人和CEO的地位的。
他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但也透露出配合的态度:
“事已至此,我个人的反对确实已经无济于事。既然是为了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就按陆总您的意思办吧。后续需要我做什么,我会尽力配合。”
这一刻,张帆完成了从震惊、抗拒到无奈接受,再到准备务实面对的心理转变。
会议的基调,也从告知变成了如何共同推进这场必将载入互联网史册的重大交易。
从人人网的总部大楼走出来,坐进车里,陆阳轻轻舒了一口气,一直略显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刚才与张帆的会面,虽然气氛一度凝重,但最终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张帆虽然情绪上有所波动,但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抗拒,更没有闹到不欢而散的地步。
这对于陆阳而言,算是一件相当顺利和理想的结果了。
他靠在座椅上,微微闭上眼睛,思考着口碑这件事。
在资本圈里,投资人的声誉和口碑,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存在。
说它重要,它确实重要。
一个好的口碑,意味着更容易获得优质项目的青睐,创业者会更愿意接受你的投资,因为知道你不仅带来资金,也尊重创业团队,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尊重。
反之,如果一个投资人被贴上了冷酷无情、随时可能卖掉公司的标签,那么在与那些怀揣梦想、对公司充满感情的年轻创业者打交道时,就很容易吃闭门羹。
毕竟,没有哪个创始人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拼的事业,在投资人眼中仅仅是一个可以随时变现的筹码。
陆阳深知这一点。
他虽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财务投资者,但也希望在圈内能有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
如果这次处理人人网的方式过于粗暴,导致张帆愤然离去、在业内大吐苦水,那么对他未来的投资布局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
“幸好,张帆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成熟的企业家。”
陆阳心中暗想。
张帆的理性接受,使得这次股权出售可以从容、体面地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风波和负面舆论。
这让他可以在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