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双线作战 (2/5)
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我看了三遍,再结合国外科技杂志,大概能推测出发展方向。\"
苏雨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周明暗自松了口气。这个借口勉强说得通,但长远来看,他需要更谨慎地控制自己\"超前\"的言论。
早餐后,周明直奔证券营业厅。今天是7月31日,按照前世记忆,长虹会在八月初有一波拉升。
营业厅比往常热闹许多,周明一进门就被几个股民围住了。
\"小周!长虹到25了!你太神了!\"老陈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我听了你的建议,20块买的,现在已经赚了25%!\"
\"小周,今天能买吗?\"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问。
周明微笑着应付众人,眼睛却盯着大屏幕。长虹今天开盘25.1元,成交量明显放大,看来机构开始进场了。
\"我认为还能涨,\"周明谨慎地说,\"但股市有风险,大家量力而行。\"
刚在座位上坐下,营业厅经理走了过来:\"周先生,我们总经理想请您去办公室聊聊,不知方便吗?\"
周围的股民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证券公司总经理可是大人物,居然主动邀请一个高中生。
总经理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城市全景。一个五十多岁、西装革履的男人起身相迎:\"周先生,久仰大名!我是王振国,这里的总经理。\"
\"您好。\"周明不卑不亢地握手。
\"周先生年纪轻轻,对股市却有这么深的理解,实在令人佩服。\"王总亲自给他倒了杯茶,\"不知您对大盘后市怎么看?\"
周明知道这是试探。一个高中生能准确预测单只股票走势已经够惊人,如果再对大盘了如指掌,难免引人怀疑。
\"我只是对家电行业有些研究。\"周明谦虚地说,\"长虹的基本面很好,估值又低,所以敢重仓。至于大盘,我说不准。\"
王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周先生太谦虚了。我们营业部想聘您当投资顾问,月薪五千,不知您有兴趣吗?\"
五千元在1997年绝对是高薪,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但周明志不在此。
\"感谢厚爱,但我马上要去北京上大学,恐怕没时间。\"
王总露出遗憾的表情:\"那太可惜了。如果您改变主意,随时欢迎。另外,我们营业部可以给您提供VIP服务,手续费全免。\"
周明心中一动。这倒是实惠,以后大额交易能省不少钱。
离开总经理办公室,周明发现营业厅里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连金丝眼镜老陈都变得恭敬起来,不再叫他\"小周\",而是改口\"周老师\"。
中午休市时,周明的账户市值已经达到五万六千元。他刚准备出去吃午饭,手机突然响了——这是他用股市收益新买的诺基亚5110,花了他四千多块钱,在1997年绝对是奢侈品。
\"喂?\"
\"周明!\"李志强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背景音嘈杂,\"你在哪呢?林晓婷带人去你家找你了!\"
周明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