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股市风云 (5/6)
周明心中一动。五万在1997年不是小数目,但他的计划远不止二手电脑这么简单。
\"陈叔,实不相瞒,我真正想做的是互联网。\"周明放下筷子,\"电脑生意只是积累第一桶金。如果您真想投资,等我的网吧管理系统出来后再谈如何?\"
老陈若有所思:\"互联网...就是那个信息高速公路?我听市里领导提过,但具体能干啥真不清楚。\"
\"简单说,就是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周明尽量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就像现在的电话网,没有它生意就没法做。\"
老陈将信将疑,但还是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
回到家,周明发现父亲罕见地早早下班,正在客厅看报纸。
\"爸。\"周明打了声招呼,准备回房。
\"等等。\"父亲放下报纸,\"听说你炒股赚了不少?\"
周明心头一跳。父亲怎么知道的?
\"今天遇到教育局刘科长,他老婆在证券公司工作。\"父亲解释道,\"说你十天赚了八千?\"
周明松了口气:\"差不多吧。长虹这只股票我看准了,应该还能涨。\"
出乎意料,父亲没有训斥他\"不务正业\",而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陈叔叔——就是我市政府那个同学,今天打电话说,北京有个金融工作会议,提到国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周明惊讶地看着父亲。前世父亲对股市一直持负面看法,认为那是赌博。
\"明明,爸知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父亲罕见地用昵称称呼他,\"但股市风险大,见好就收。\"
\"我明白。\"周明点头,\"爸,我打算报清华计算机系,您觉得呢?\"
父亲沉默片刻:\"分数够吗?\"
\"603分,去年清华在咱们省录取线是595。\"
\"那就试试吧。\"父亲站起身,拍了拍儿子肩膀,\"北京我有个大学同学在发改委工作,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找他。\"
这一刻,周明感觉父亲看他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孩子,而是平等的成年人。这种转变让他心头一暖。
晚上,周明接到苏雨晴的电话,说她已经开始设计网吧管理系统的架构,约他明天去师大详谈。
挂断电话,周明翻开笔记本,在\"商业计划\"一栏写下:
1.网吧管理系统(短期)
2.电脑配件批发(中期)
3.互联网服务(长期)
又在新的一页写下\"人脉资源\":
-苏雨晴(技术合伙人)
-老陈(潜在投资人)
-父亲同学(政府关系)
最后,他看了眼日历,在8月15日上画了个红圈——那是前世四川长虹股价突破30元的日子。按照目前走势,他的两万元本金将变成七万左右,足够在北京开始新的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