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乡亲们的夸赞 (2/3)
sp; 两家人知道杨开山来了,纷纷打问有关去市里卖麦穗的事情。
对于这事儿,杨开山没有隐瞒,都是堂兄弟,自家已经赚了不少了,顺手拉一把兄弟的事情,他自然乐意做。
在两家坐了十几分钟,约定好明早一起去市里之后,杨开山这才带着孙子告辞。
杨兴武把爷爷送回家这才回了自己家里。
……
与此同时,杨家庄里的人,也都从村长哪里得知杨开山一大家子这些天发财的秘密。
杨建国下午从杨兴武家里出来之后,就在村委会召集了了不少乡亲们说起这个事情。
不少乡亲们知道此事之后,都纷纷夸赞杨兴武有头脑有想法,不愧是文化人之类的言语。
当然也有人不屑一顾,觉得杨兴武是运气好之类的,对于这种得了红眼病的人,乡亲们表面上不搭理,内心深处很是鄙夷。
杨建国把从杨兴武哪里得到的信息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不少乡亲们听到一穗麦子居然能有一分钱,顿时都坐不住了,纷纷嚷嚷着现在就要去割麦子,连夜去城里卖。
杨建国看到这个情况,脸上很快就冒出了不少汗。
看来杨兴武还是说的保守了啊!
想到这里,杨建国使劲儿拍了拍桌子,这才让众人停下来。
看着喧闹的现场,杨建国有点头大。
但是一想到杨兴武的再三警告,他就后怕不已。
不少乡亲们看到杨建国一脸严肃的表情,纷纷问道:
“建国,你这是咋啦?有啥事就说啊!”
“是啊!大家伙都乡里乡亲的,还藏着掖着啊?”
“就是就是!”
对于这话杨建国都没理会。
再次让乡亲们安静下来,他才凝重开口。
“乡亲们,兴武说,这事儿不能长久,种地的人这么多,一旦知道麦仁赚钱,肯定都会去卖,到时价格肯定会低不少,弄不好还会赔钱。
我丑话说在前头,明天先摘一车看看情况,要是好卖,咱们再继续,要是不好卖,就赶紧贱价处理,都知道了吗?”
听到这话,不少乡亲们议论纷纷。
“他叔,真的假的,别赔钱了,要不咱们别干了?”
“村长不说了吗?少弄一点,试试先,咱们明天拉上半车去看看情况,能以一分钱都价格,卖上半车,今年也会好过不少!”
“这倒是,兴武够义气,有事儿还不忘拉大伙儿一把!”
听到这话不少人纷纷点头。
但也总有人煞风景。
“够啥义气啊?要够义气一开始就该跟咱们说,晚了两天少挣多少钱啊!”
“就是!他杨兴武就是一个学生娃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