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赶集 (4/5)
br /> 后院里,一股浓郁的肉香和油烟味扑面而来。
“货呢?我看看。”
老板搓着手,有些急切。
徐军放下背筐,解开上面的绳子,露出了里面用柞树叶子包着的、还带着血丝的新鲜狍子肉。
“嚯!好家伙!这肉新鲜!”
老板是识货的,一看肉的颜色和弹性,就知道是刚打的,“兄弟,你这肉,打算啥价出?”
徐军来之前,就向李兰香打听过行情。镇上国营肉铺的猪肉,带票还要七毛多一斤,而且肥膘居多。
他这可是纯瘦的野味。
“一块钱一斤,不还价。”
徐军报出了价格。
“一块?!”
老板咂了咂嘴,“兄弟,你这价可不低啊。我这小本生意……”
“老板。”
徐军打断了他,“我这肉,是拿命换来的。这个价,你要就要,不要,我背到别处去问问。”
他一边说着,一边作势就要把肉重新包起来。
那老板一看,急了。
这年头,野味可是稀罕东西,饭店里要是能添上一道“红烧狍子肉”,那可是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
“哎哎哎,兄弟,别急啊!”
他连忙拦住徐军,“一块就一块!不过,你这肉,来路……干净吧?”他压低了声音问。
“放心,”徐军淡淡道,“山里打的,没麻烦。”
“成!”老板一咬牙,“四十斤,我全要了!”
四十块钱!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
老板爽快地付了钱,一张张崭新的“大团结”(十元人民币)看得徐军都有些眼热。
交易完成,老板又叫住徐军:“兄弟,往后要再有这好东西,还往我这送。价钱好说!”
“看情况吧。”
徐军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句,背起空了的背筐,转身离开了。
怀揣着四十块“巨款”,徐军的心情无比舒畅。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去了供销社。
他买了十斤苞米面,五斤高粱米——这是硬通货,得用粮票。
又咬了咬牙,买了二斤白面,准备回去给李兰香烙饼吃。
然后,他买了满满一大包盐巴,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却是过日子的根本。
又打了几斤豆油,称了半斤白糖,买了一捆火柴。
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