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大师傅 (1/3)
永安镇,红旗机械厂砖窑。
“慢点!慢点!这都是金砖!摔碎了卖你啊!”
钱大爷和刘大伯,此刻正背着手,在砖堆里挑挑拣拣,活脱脱两个“老监理”。
“这块不行,有‘裂纹’。”
“这块火候不够,泛白。”
砖窑的工人们被他们俩指挥得团团转,屁都不敢放一个。
老支书杨树林则披着他的半旧军大衣,被砖窑场长恭恭敬敬地请到了办公室里喝热茶。
王铁柱和二愣子他们,正光着膀子,“嘿咻嘿咻”地往大轱辘骡车上搬着青砖。
徐军没管这些。
他把“押车”和“监工”的活儿全权交给了杨树林和钱大爷他们——【匠】精通的他知道,这就是“人情世故”,你得给“老把式”们“掌眼”的体面。
他自己,则背着那把神弓,箭囊里插满了十七支刻着“徐兰”二字的利箭,独自一人,走向了镇子的另一头。
他要去请那两位真正的“大工”了。
……
永安镇,鲁班巷。
这条巷子,不像主街那么尘土飞扬。
它很窄,很深,路面是用青石板铺的,常年见不到多少太阳。
空气里没有牲口粪便的骚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浓郁的、混杂着桐油、生漆和百年老木屑的独特香气。
巷子里很安静,听不到吆喝声,只有“唰——唰——”的刨子推木料的声音,和“叮、叮”的凿子轻巧敲击的声响。
这里,住的都是镇上“吃手艺饭”的“匠人”。
徐军按照“百草堂”老白给的地址,找到了巷子最深处那家。
院门是虚掩的,门上没有贴“对联”,而是挂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鲁班尺”。
【匠】精通的他,一看这“行头”,就知道自己找对地方了。
他没有推门,而是站在门口,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
“敢问,鲁师傅在家吗?靠山屯徐军,经‘百草堂’白师傅引荐,特来拜访!”
“唰——”
院里的刨子声,停了。
“吱呀——”
院门被拉开一条缝。
一个精瘦、干练的老头,穿着对襟小褂,山羊胡子,正眯着那双如同“鹰眼”般的眸子,上下打量着徐军。
他看了看徐军背上的弓,又看了看徐军那双因为“火烧石龙”而布满新茧和血泡的大手。
“进来吧。”
老头的声音,和他推刨子一样,干、脆。
徐军迈步走进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