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震撼! (3/4)
; “那我们进一步聊聊………”
会谈的气氛很融洽,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开去。
从无线电三厂的具体情况,聊到了电视机市场的前景,又逐渐扩展到如何利用这次合作,撬动宁北市更多的工业资源。
林默结合前世的知识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把握,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远超这个时代普遍认知的经济观点和思路。
当王局长谈到市里其他一些效益不好的机械厂、五金厂时,林默顺势说道:
“王局长,其实盘活这些企业,未必都需要像我们这样直接注入全新产品,有时候,思路转变一下,就能找到出路。”
“哦?林默同志有什么高见?”王局长颇感兴趣地往前倾了倾身子。
“比如,一些有机加工能力但没产品的厂子,可以转向‘专业化协作’。”
林默生怕王局长听不懂,举例说明:
“就像我们未来生产电视机,除了核心的电路板和显像管组装,还需要大量的金属冲压件、塑料外壳、旋钮、包装箱等等。”
“这些都可以外包给市里其他有相应能力的工厂生产,我们提供技术标准和订单,他们负责加工。”
“这样,我们减少了自身投资,专注于核心技术和总装,而他们也获得了稳定的生产任务,实现了‘双赢’。”
“专业化协作,产业链配套……”
王局长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对他来说还有些陌生的词汇,眼睛越来越亮。
渐渐的他发现,这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林默继续深入,一点一点的说着:“再比如,市里可以考虑规划建立‘工业园区’,将一些关联企业相对集中,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
“对于有潜力的产品,比如我们的电视机,如果未来市场反应良好,市里甚至可以牵头,组建以拳头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整合研发、生产、销售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走出国门。”
同时林默还提到了“挖掘潜在消费需求”,“注重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利用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等等观点。
这些在四十年后看似平常的商业逻辑,在1979年的内地城市,无异于一颗颗投入平静水面的思想炸弹!
王为民听着林默的侃侃而谈,心中的惊讶简直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林默只是一个有点技术本事的军工干部。
没想到对方对经济运作、企业管理、甚至区域产业规划都有如此深刻和超前的见解!
连他这个主管全市工业的局长都从未深入思考过,或者只停留在模糊的感觉层面,却被林默清晰的逻辑阐述了出来!
“了不得!了不得啊!”王局长忍不住拍案叫好,看着林默的眼神充满了惊叹和敬佩:
“林默同志,你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想不到你在军工领域是专家,对经济工作也有这么深的研究!你刚刚说的这些这些想法太有价值了!”
他激动地对赵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