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蓝图与书信 (3/4)
这些琐碎的念头,像一根根细密的丝线,把他和千里之外的那个家,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他从箱子里抽出一张干净的稿纸,拧开钢笔,在桌前坐下。
昏黄的灯光下,他开始给林雪写信。
这比他制定一份全东北的农业规划,要难得多。
他想说的话太多,却不知从何下笔。
他想告诉她,东北很冷,风很硬,他很想她。
可这些话写在纸上,又觉得有些矫情。
他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那些滚烫的心思,在他心里翻江倒海,落到笔尖,却变成了最朴实无华的字句。
“林雪吾妻:
见字如面。
我已至吉林,一切安好,勿念。此地甚寒,风雪交加,与大别山迥异。组织上交予我新的任务,事关重大,需在此地停留一段时日。
我走后,基地诸事,有王政委与周连长操持,当无大碍。我留下的农事笔记,切记收好,若有不明之处,可与石头商议。天气转凉,夜里要多盖被褥,切勿贪凉。你的身体底子薄,莫要太过劳累。
……
夫君,许峰。
1948年10月16日。”
信很短,都是些寻常的叮嘱。
他反复看了几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他想了想,又在信的末尾,添上了一句。
“待此间事了,我便归家。”
写完这句,他才觉得心里那块空落落的地方,被填上了一点。
家,这个字,是他如今所有奋斗的锚点。
他小心地将信纸折好,放进一个信封里,郑重地写上“林雪同志亲启”几个字。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提起那两个沉甸甸的箱子,推门走进了风雪里。
他要去见周保中。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要把这张蓝图,变成现实。
而这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去和北方的毛熊,做一笔关乎国运的交易。
周保中的办公室里,温暖的汀溪水汽氤氲。
他正戴着一副老花镜,就着桌上的台灯,审阅一份关于辽西会战的战损报告,眉头紧锁。
当甘烁和许峰抬着两个大木箱子走进来时,他才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都弄好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瞬间亮了起来。
“报告司令员,东北地区未来三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完成。”许峰立正回答,声音清晰。
“好!好啊!”周保中一下子来了精神,从椅子上站起来,亲自上前,拍了拍那两个大箱子,像是看到了两箱金条:“一个月,就一个月!许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