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盗取鬼子补给 (2/3)
父家,顾三河先是进山接回顾老蔫,接着又去天坑扔掉空间里的鬼子尸体。
之后再到县里的黑市,散掉从鬼子身上缴获的杂物,忙得不亦乐乎。
……
至于鬼子这边,尾田老鬼子垂头丧气的回到县城,又被亲王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没多久就病了。
1941年秋,尾田卸任回国,接替他的是三浦一郎,职位是少佐。
三浦上台之后,又连续组织了几次‘狩猎’行动,实际上还在偷偷寻找那批宝藏的下落。
这期间顾三河没有再出手,小鬼子在山里死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怀疑到猎人们身上,他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但他不是那种消停的人,既然山里不能搞事,他就把目光放在了县城。
每年秋收后,鬼子们从农民那里收上来的粮食会统一入库。
除了留下自己消耗的粮食,剩下的都会存放在县火车站的粮库,等待发往前线。
穿越到这里快一年了,还没吃过大米饭呢~
于是顾三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劫鬼子的粮库。
这件事需要提前做好计划,不能盲目行动。
火车站粮库的守卫并不严,毕竟东北属于沦陷区。
除了山里的抗联偶尔会和鬼子进行小规模作战,县城里没人敢和鬼子作对。
可就算粮库的守卫再松懈,也不敢在县城动手,会连累到城里的百姓。
既然粮库不能动,那就只能等粮食出库以后动手。
想明白这个道理,顾三河就一直在火车站附近踩盘子。
他粗浅的认为,只要粮食上了火车,即便出了问题也不会牵连老百姓。
鬼子前线没粮,打仗也没力气,也算是他为抗日做出了贡献,顾三河觉得自己就是个天才。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畜生都不如的鬼子。
因为他的莽撞,间接害苦了中原地区的老百姓。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的顾三河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件事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正做着美梦呢。
1941年11月某天,县火车站来了一列前线补给火车。
火车停靠在月台,三浦鬼子马上安排劳工装车。
百斤一包的大米整整装了四节火车皮,估算下来有上百吨。(现代单节火车皮载重量是60吨,我没查到数据,就按25吨算了。)
除此之外,还有四节火车皮装的都是牛肉和鱼肉罐头,剩下的几节车厢装的是单兵标配的杂物以及军官专属配给的物资。
鬼子将粮食装车后,直接就焊死货厢门,等运输到站后再砸开即可。
半夜零点,火车准时启动,缓缓驶离县火车站。
顾三河早就埋伏在火车道附近,趁着夜黑风高,直接扒上了火车。
由于出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