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章 收获颇丰 (2/3)
p; 他接着努力,挖到了不少的蛏子,一个个都放进塑料桶里。
他也感叹,“运气是真的不错啊,这么多蛏子。平时可是少见。“
黄阿渔赤脚踩在清凉湿润的沙滩上,凌晨的微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肯定能赚到改变生活的第一桶金!
他更加仔细地观察。
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鱼或者螃蟹。
香螺在沙层下活动时,为了呼吸和进食,会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透气孔。
在找到洞口后,在周围撒上一小撮粗盐。盐分的刺激会让藏在深处的贝类误以为潮水上涨或是环境变化,从而主动向上顶出沙层,这时便可趁机将其取出。
这个孔洞周围通常有一圈极其细微的沙粒隆起,与蛤蜊等贝类留下的孔洞有所不同,需要敏锐的观察才能分辨。
并非每个小孔下都有收获,可能挖下去只是一只杂色蛤或空欢喜一场。有时会挖出猫眼螺,那是极其难吃的螺,没人要。
有时,一些看似有东西的“鼓包”却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那很可能只是被潮水推上岸的杂物或是被人遗忘的普通沙包,需要仔细甄别。
见香螺冒头,黄阿渔一把抓起,后在水摊里洗了洗后丢进塑料桶。
对于藏身较深的香螺,黄阿渔用小铲子。
动作又轻又准,沿着孔洞侧下方约两到三指深的位置斜斜铲入,然后轻轻向上撬动沙土,避免伤及脆弱的螺壳。
黄阿渔看呆了,这个香螺居然有巴掌大小。
“好家伙长这么大!”
“得有一斤了吧!”
他掂了掂,“这么大的少见,单独卖应该能不少钱。”
看着附近的沙滩都挖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天也已经亮了,周围也开始有人了。
他赤脚踩过冰凉的海水,走到一片被海水半环绕的礁石群前。
他放缓呼吸,目光如炬,仔细扫过礁石表面,特别是那些背阴、潮湿、能避开光的石缝底部和凹陷处。
他的视线定格在几块礁石交接处的一个狭小缝隙里。
那里,借着愈发清晰的天光,他看到了几个螺壳呈乳白色、上面散布着不规则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如豹纹般的小东西。
它们紧紧吸附在礁石上,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正是花螺。
黄阿渔没有立刻动手,它知道花螺有群居的习性。
找到了几只,那说明附近有一群。
他耐心寻找着扩大了搜索范围,轻轻拨开一些海藻。
果然在更深的缝隙里,发现同样的花螺紧紧挨在一起。
个头还都不小,有半个大拇指大小。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数量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