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0章 全球最庞大的战争机器! (3/4)
。
歼-35被加速到180节的瞬间,菱形机身与稀薄大气摩擦出猩红轨迹,折叠翼尖撕裂的涡流在甲板上空拉出两道马赫环!
当战机以70°仰角刺破云层时,尾钩在甲板留下的刮痕还冒着青烟!
舰岛内的数据链屏幕突然刷新:
速度:2.1马赫!
高度:8000米!
雷达截面积:0.001平米!
电磁弹射器状态:冷却中(12秒后可再次使用)!
而在此时,第二架歼-35已滑入弹射位,稀土吸波涂层的接缝处反射着灯光的金芒!
甲板下方,核反应堆的功率曲线再次攀升,为下一次弹射蓄积着足以点亮一座城市的能量!
电磁弹射演练一直进行到后半夜,随后又紧接着进行夜间协同作战演练!
午夜的海面被红蓝相间的信号弹照亮,歼-35舰载机群正以电磁静默状态返航。
突然,舰岛顶端的大型相控阵雷达捕捉到模拟敌袭,甲板瞬间被刺眼的着陆引导激光照成白昼。
“回收作业!”
“侧风12节!”
暗灰色战机在光学助降系统指引下俯冲而来,尾钩与阻拦索碰撞的火花映亮舰艉。
当第三架歼-35以赫伯斯特机动修正航线时,电磁阻拦装置爆发出适配不同降落重量的精准阻尼,每架战机着舰误差不超过0.3米!
紧密的夜间协同作战演练足足持续了一晚上。
而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鲁山号”航空母舰却又立即进入到全状态战斗巡航状态,在海试航区模拟战斗巡航!
黎明的海平线上,模拟敌舰的红外特征刚刚显现,“鲁山号“的作战系统便自动生成火控方案。
这是彭林与“鲁山号”航空母舰设计师和一众工程师为了提升航母战斗群打击效率,特意研发的智能火控系统!
在装配这套系统后,航母在战斗巡航状态上遭遇突发状况,将会立即提前启动各项系统,快速备战!
当电磁弹射器与核反应堆同步提升功率后,“鲁山号”飞行甲板在90秒内完成从歼-15到歼-35的弹射机型切换。
“协同打击指令确认!”
舰载预警机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同步至各战位,执行护航任务的052d驱逐舰垂发单元盖板液压开启的闷响中,鹰击-18反舰导弹与舰载机群组成立体攻势!
……………………
三天后。
“鲁山号”航空母舰的海试仍在继续,但彭林却接到了徐永安元帅亲自发出的指令,要求他紧急返回燕京,处理突发情况!
夕阳将渤海湾染成金红色时,彭林站在“鲁山号”航母飞行甲板的舰载直升机起降区。
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浪沫掠过他作训服的领口,身后十万吨级钢铁巨舰的电磁弹射轨道仍残留着歼-35起降时的灼热余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