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造车变大白菜 (2/6)
有好几十万辆呢。
而这些汽车产能,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平民化的乘用车,换算到国内的汽车市场的话,大概就是五万到十五万这个价格区间!
这也意味着,国内出口的汽车单纯想要依靠性价比,价格优势想要进入这些主要的汽车市场,会遭到大量的场外因素:人家就不让你进来!
放开市场让你的廉价汽车进来了,人家本地的汽车产业不得直接完蛋啊……
所以,这也是海蓝汽车所面临的的一些问题:高端的海蓝汽车要打开海外市场比较容易,很多工业国家其实不太在乎海蓝汽车这种高端车型进来的……反正你也卖不了多少。
但是低价的艾拉品牌想要进入海外市场则是要困难的多,对于大部分汽车市场而言,你要销售也可以,但是你得过来建厂,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才行。
单纯的整车出口,难度极大!
反倒是一些本身没有汽车产业的国家,对这些性价比很不错的国产车非常欢迎……人家反正没有汽车产业,不管买什么车都是进口,自然会更倾向于性价比更好的。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
问题是……这种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其汽车市场规模一般也不太行。
为了扩充更多的海外市场,徐申学旗下的海蓝汽车集团则是继续走‘工厂换市场’的策略,通过在目标市场里建设组装工厂的方式来规避当地的汽车进口限制。
这种组装工厂,虽然没啥核心技术,其产业附加值也低,但是多少也能够给当地带来一些就业和税收,并且拉动一些当地的没啥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因此还是比较受到大部分国家的欢迎的。
而海蓝汽车则是把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其他其他核心零配件留在国内生产,把主要的附加值留在了国内同时也避免了核心技术外流……规模庞大的海蓝汽车莞城制造基地,就是专门为了海外组装工厂提供动力电池以及其他核心零配件的产业集群。
当然,海蓝汽车能够搞这种策略,也是因为智能电动车的特殊性:其动力电池的成本就占据车辆总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车型甚至能够到百分之六十。
然后电机以及智能驾驶的诸多核心零配件部分也占据了不低的成本份额。
最后算下来,一个海外组装工厂生产的智能电动车,其国内零部件的成本占比会在百分之七十以上,部分海外组装工厂的国内零部件成本占比,甚至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进入七月份后,徐申学还和海蓝汽车集团的管理层开了一个海外市场的专场会议,会议里决定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在多个目标市场里投资建设组装工厂。
而这些组装工厂主要也是用来生产艾拉这个低端汽车品牌的汽车。
至于海蓝品牌的海外产能布局,目前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高端市场是有天花板的,海蓝品牌的销量现在已经有一年三百多万年辆了,再往上涨也很难超过四百万辆。
倒是艾拉这种低端汽车的市场潜力很大,需要进一步扩充产能,不管是国内产能还是海外产能。
海蓝汽车集团的现有业务经营之余,还在积极研发并布局智能机器人业务,徐申学去海蓝汽车视察的时候,还看到了他们研发出来的智能机器人。
尽管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他们搞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在性能上比远不如智云集团那边的机器人,但是也相当不错了,至少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毕竟他们的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是依托于他们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