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采访徐申学 (2/6)
r /> 要不然干脆就是搞并行研发路线。
并行研发路线,一个项目同时搞好几个团队进行研发,这是徐申学旗下诸多企业常用的办法…典型例子,也是外头的普通人知道的比较多的就是S系列手机的研发了。
S系列手机的研发,是有着两个不同的团队的……每一代的新机型,这两个团队都会提交各自的原型机,然后进行评审,最后二选一,胜出者才是新一代的S系列机型。
所以……如果去前山国际会议中心里的智云展览馆,可以看到很多从来没有上市过的一些手机,这些手机型号都是历代S系列手机的落选型号!
这是让其他企业看了羡慕不来的研发方式:不仅仅是对人才数量要求太高,而且对研发经费要求更高。
每年都同时研发两款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S系列手机,这个研发支出可不是个小数目。
到了南门航天这边,其实也差不多,工程师多的很。
加上南门航天虽然各种哭穷,但是人家其实在研发上真不差钱……就算没啥其他外部收入,徐申学一个人的私人资金就能够对南门航天进行兜底。
要不然,南门航天也不会三天两头搞实验火箭炸炸炸了。
人多,钱多,技术又是当下最先进的,所以南门航天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
南门航天的八号一级助推器回收成功后一个小时,南门航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通报了八号火箭首飞的相关情况。
先是介绍了后红龙航天飞机的任务失败以及一级助推器回收成功的一些简单情况后。
还对外披露了一些技术细节问题。
这些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场的很多记者们听到了一个让人很无语的消息。
“我们的八号火箭实验计划将不会改变,原定三个月后的第二次飞行将会继续进行。”
这话一出,现场的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国外的记者们都破防了……
大哥,睁开眼看看天上……你家的红龙航天飞机的残骸还在天上飘着呢。
炸了一艘航天飞机,而且刚才你们自己也通报了,动力系统存在严重技术缺陷,这么大的航天事故,这么大的技术缺陷,你们就不在乎吗?
不得来个全面的技术审查?\b
不调查个一两年年你怎么确定问题?
然后针对性改进怎么也要一两年吧?
前后怎么也要个两三年时间,然后才能进行第二次试验飞行吧?
而你们……三个月后就要来第二次飞行,疯了吧?
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够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果什么都不改的话,那么重复的失败有什么意义?
然后好多个记者都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质疑和提问。
对此,南门航天的新闻发言人环视一圈,带着淡定的微笑道:“请不要怀疑我们南门航天的技术实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