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智云两地上市和EUV光刻机量产 (5/8)
尬,而且很麻烦。
一票重量级金融机构其实早就想要智云回来上市了,各种重量级的基金都已经望眼欲穿等了好久了。
同时众多普通的投资机构,基金之类的中小投资机构,也是对智云寄望深大。
就连那些普通股民,甚至是不玩股票的人也希望着智云集团回来国内上市,然后买点智云的股票当养老金一样存着。
这是无数普通人对智云集团,对徐申学的盲目信任甚至崇拜!
总觉得跟着徐首富一起干,就算吃不上肉,但是汤水多少能喝一口!
更何况,现在哪怕是普通人都能看到,智云集团在智能终端业务之外,奋力发展的智能机人业务以及人工智能算力卡业务正在飞速发展,大有当年智云集团发展智能终端业务的势头。
这种时候,要是能够趁机上车购买一部分股票,未来躺着赚钱啊!
只是,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影响重大,徐申学也不能乱来!
因此九月下旬的时候,他还联系了国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商讨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的可行性。
智云集团回国内上市,搞两地上市计划,目的也不是为了吸纳多少资金用于发展,其实智云集团不差钱……现金流超过三千亿美元!
嗯,为了规避各国税收,智云集团从来都没有进行过直接分红的,顶多是偶尔搞股票回购计划……这也是智云集团的股票持续高涨的原因之一。
同样这也导致了智云集团的现金流非常夸张。
之所以不差钱依旧还要回国内上市,主要还是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捆绑国内资本,形成更加广泛、更加牢固的利益结合体!
发展到现在的智云集团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民营企业了,它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各种国内支持,确保未来的发展道路通畅!
而没有什么方式,比利益捆绑更好了!
之前的时候,智云集团是通过对国内的重量级金融机构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来捆绑。
而现在,则是更进一步,准备在二级市场里也进行捆绑,把大量的民间资金也给一股脑捆绑上。
而这种事,也不是徐申学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他需要和多方的金融机构进行商谈,然后找出来一个比较稳妥的可行计划。
至少直接发行百分之十的股票,募集超过一亿五千万资金这种事是不可行的……太扯淡了。
这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对此徐申学也只能等待,等着对方拿出来一个可行计划来。
在这之前,则是可以筹划益海科技以及海蓝汽车的上市计划!
总之,徐申学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间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家旗下企业在国内上市,吸纳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充当蓄水池的作用吸纳国内的过剩资金量。
免得这些资金量没地方去都一股脑跑到房地产市场去,然后把国内消费市场也搞得乱七八糟。
国内的消费市场乃是智云集团等徐申学旗下一系列徐氏企业的基本盘市场,徐申学需要它稳定,并在稳定中持续上涨。
国内消费市场稳住并能上涨,那么智云集团就能稳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