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斗而不破的竞争 (5/5)
后在半导体领域里达成和解的重要因素。
并不是说双方离不开谁,而是离开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更没办法给对方造成什么实际上的重大打击。
顶多就是各自难受几年,然后摇身一变又满血复活了!
既然如此,那还打个屁,继续一边吵架一边合作吧。
同时也是各自发力想要补齐缺陷:徐申学继续死磕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对面则是继续死磕算力芯片以及人工智能领域。
谁都不想被对面卡脖子!
同时还持续进行常规的商业竞争。
这算是一种斗而不破的竞争吧!
而随着智云集团和对面这几家财团之间的竞争越来也激烈,也直接促使了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技术进步啊!
用DUV浸润式光刻机搞等效七纳米工艺,就是属于这种竞争之下的结果!
在先进性能的EUV光刻机还没有来得及商业量产的情况下,智云微电子以及台积电,愣是硬生生折腾出来了等效七纳米工艺。
但凡换个时间节点,没有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的话,这两家都不可能用DUV浸润式光刻机去搞这个工艺节点的,投资死贵不说,而且芯片的良品率太低,整体芯片的性价比就很不好。
多等两年用EUV光刻机轻轻松松搞定的事,犯不着现在死磕啊……
但是现在……两边都得硬着头皮搞,你不搞,对面就搞了,到时候你就落后了……一旦技术落后,后头一连串的商业市场还要不要了?
智云集团为了抢占先机,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使用等效七纳米工艺,使用在手机SOC以及电脑CPU,服务器GPU以及终端算力芯片上。
甚至一口气就搞了个两条生产线,理论设计产能达到每个月七万片的第二十五厂,为此不惜耗费巨资。
这么庞大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的产能,不仅仅能够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平均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先进芯片的优势,大规模抢占芯片市场以及芯片背后的智能终端以及电脑、服务器市场。
这个第二十五厂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直接关系到了未来几年里智云集团乃至其他部分兄弟企业的核心产品,包括部分秘密研发项目的核心项目的成败!
如此重要的项目,徐申学自然会亲自来视察!
然后,他就看到了刚完成了技术验证,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枚采用等效七纳米工艺制造,晶体管密度达到了每平方毫米一亿个以上的顶级芯片:S903!
看着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这枚小芯片,寻常人很难想象智云集团为了把它给造出来,已经先后付出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庞大投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