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拿钱砸人的智云 (2/5)
天地良心,他们就是一家做普通树脂材料的小企业,说是挂着高科技名头,但是规模很小的,主要还是为了一些小规模的眼镜镜片厂商提供一些廉价而低端的树脂材料。
就这,还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竞争太激烈,订单不好拿啊!
而新开发出来的新型树脂材料,推广也不顺利……材料的成本太高,也太好……用在眼镜上的话成本太贵了,他们的现有客户根本就承受不起……人家生产的树脂镜片出货价也就那么几块钱,便宜的甚至一块钱不到。
你说你一个破材料就要卖我十几块,那不神经病嘛……
顺带一提,眼镜行业是属于非常特殊而畸形的产业,体现为眼镜成本极低,售价极高。
绝大部分所谓的高端眼镜,出厂价不过几十块,便宜的甚至十几块钱,但是终端售价是好几百块甚至几千块。
具体卖多少钱,取决于客户的价格承受能力……客户有钱,找高端眼镜店就卖你几千块;客户穷了点,找个街边小店,就卖你几百块。
至于东西其实都差不多……
但是也别单纯怪眼镜店老板心黑,眼镜行业是个非常小众,替换率比较低的市场,眼镜店一个月也做不了多少单生意……同时还有各种房租,人力,设备成本等。
订单少,就意味着极少数顾客承担了这个眼镜店一个月的各种开支,包括老板的利润……这样一算下来,就意味着客单价必须足够高,不然老板就会亏本。
同时,配眼镜还需要验眼睛的近视,散光或远视的各种度数情况,不能直接瞎买眼镜直接使用,这意味着大规模销售,网购渠道等很难打通,只能在线下配眼镜。
这种一对一的销售模式,就注定了难以进行大规模的降价。
最后多种情况就导致了眼镜这种产品非常特殊而畸形的市场:成本极低,售价极高!
但是……眼镜终端售价大几百甚至几千块,这和眼镜工厂没啥关系,他们的出货价依旧只有几十块甚至几块钱而已。
具体到眼镜的各种零配件的采购价上,那就更便宜了,几块钱,几毛钱是常态。
同时八方科技的现有客户,也都是一些小体量,做中低端眼镜镜片的客户,对价格承受能力就更差了。
于是乎,八方科技明明做出来了更好的树脂材料,确实发现因为价格过于昂贵卖不出去……老尴尬了,所以也只能去其他各种行业里寻找新的机会了。
这个过程里,就被智云集团下属的供应链员工们所注意到了。
智云集团的供应链员工们,当时正在满世界里寻找超高折射率的玻璃镜片以及相应的原材料。
这就刚好在一个眼镜行业里的产品推介会上看到了这个八方科技,然后看到了他们对自家树脂材料的介绍,说是他们家的树脂材料,能够做出来光折射率非常高的树脂镜片。
供应链的采购人员这一问,哎呦……没想到来一个常规的推荐会上,竟然还能发现这种好材料。
当即就报了上去。
紧接着智云集团方面就和八方科技进行了正式接触,拿了他们多一些树脂材料样品,然后交给了一家树脂光学产品供应商进行研发生产,最后还真搞出来了非常不错的高折射率的树脂镜片。
这种树脂镜片,最后也就用在了AI眼镜项目里的衍射光波导技术上,成为了整个显示模块里的一种关键原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