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百六十六章 S13试生产 (2/7)

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做,还是需要大量供应链厂家一起来搞的!”
  当下智云集团里的供应链,其实和寻常厂商的供应链是不太一样的。
  寻常厂商寻找供应链的时候,往往是各种压价,提出个各种苛刻条件等等,通过精密的成本计算,最后把采购价卡在供应商的成本线上……典型的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拿在手里,不给供应商留下一分钱利润。
  不过考虑到现实经营情况,很多供应商企业也没办法拒绝,哪怕是不赚钱,甚至小幅度亏损也会答应这些条件,然后试图大规模的产量来进一步降低成本,通过其他方面来赚钱。
  因为做了这些苛刻条件的订单不赚钱,甚至小幅度亏损……但是生产线还能维持下去,企业还能维持下去,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压榨工人工资,降低人力成本,偷税漏税等各种方式维持生存。
  但是不做这些订单,会亏损的更多,甚至企业直接倒闭。
  以上这种情况,其实在国内的传统制造业里非常普遍,尤其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里。
  高新技术产业里则是有所改变,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是相当多大型企业的供应链也不例外。
  但是智云是个例外!
  为什么股票市场里,甚至还有专门的智云概念啊……要知道智云在国内甚至都没有上市,但是国内或者港股的股票市场里的很多企业,也经常会因为智云产品的畅销或受到打压而迎来股价上的波动。
  但是其他行业里,可是很少能够看见这种情况的。
  这是因为,智云的供应链体系里,采取的是和供应链厂商共同成长的原则。
  不会把每一分钱利润都拿走,搞枯泽而鱼的那一套!
  智云集团会给供应链厂商,留下一部分利润,以维持生产线的更迭,新产品的技术研发。
  再加上智云的订单足够大,这就给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营收和利润,使得智云供应链体系的一些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表现的非常好。
  尤其是智云产品大卖的时候,他们的股价也会跟着迅速上涨。
  当然,智云要是遇到什么危机了,他们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持续影响。
  最近半年时间里,智云的股价持续阴跌,从六千多亿美金一路跌到现在的五千三百亿美金,市值蒸发了足足一千亿美金。
  而一大票智云供应链企业也受到了影响,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由此可见,智云供应链的企业,实际上是和智云高度绑定的,不管智云有没有控股该供应链企业。
  而智云是如何和供应链企业共同成长,并且高度绑定它们的?
  全资收购的就不说,这本身就已经是智云集团的一部分了,比如领域的指纹识别万金科技,铝合金机身领域的安隆精密。
  一方面是通过战略投资,成为控股股东的,具体例子就有做屏幕的华星科技以及其他一些公司。
  其次则是一部分战略投资,持有一部分股份,但是不控股的企业。
  比如同样做屏幕的京东方,做触控IC,同时已经向市场供应指纹识别模块的前顶科技等企业。
  除了这些收购,投资手段外,智云供应链体系里的利润分配以及价格体系也是至关重要。
  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流程:供应链厂商研发出来一款新零配件产品的时候,智云一旦确定采用,就会大规模下订单,同时还会给供应链厂商比较高的采购价,让供应商拥有充足的利润。
  按照产品研发投入,采购数量,采购成本,量产成本等诸多不同,会在后续一段时间后降低采购价。
  并且这个降低采购价的流程是阶梯式持续的,隔一段时间就会降低一定比例的价格。
  以此逼迫供应链厂商在新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持续进行研发,降本增效。
  同时老款产品也会因为逐渐没有多少的利润,进而逼供应链厂商在研发领域里保持投入……最好是把前面赚的钱都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去。
  换句话说,智云前期给供应链厂商的高利润,可不是给那些供应链厂商的股东们用来分红的。而是给他们用来进行研发的……你要是不进行研发,那么可能两三年后,你没有了新产品,同时老产品也到了寿命期的尽头。
  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就相当于被踢出了智云供应链……这种失去了研发力量,又被踢出去供应链的厂商,基本上就是破产倒闭的命。
  至于供应链厂商的老板怎么赚钱……他可以获得一家稳定而高效的供应链企业啊,这股份值钱啊,可以从股份里套现赚钱啊。
  至于分红这种低级的事,很少有大企业会搞的。
  比如智云上市以来,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分红,只是在去年的时候进行过一次股份回购计划……当时赚的钱太多,现金流太高,这么多钱一时半会的也花不出去,因此就进行了一次股份回购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九月珠海那年雪在飘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阎浮武事 嫡女毒又娇,太子亦折腰 诸天商城:从一人之下开始! 武道崛起 砂之惑星与铁之绿洲 末日青芒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苟在修真世界
相关推荐: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盖世医神 痞子当官:村长,你夫人在我手上 这个明星正得发邪 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