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云霭覆舟闻捷报,堂中论材谢赐功 (2/4)
,亦都忍不住探头过来。
好在这时候费疏荷亦无意纠正他们这失礼之举,只是将他们召到身前,好认真看过韩宁月手头信符。
康令仪拿出了阿姐架子,抢在康昌晏、康昌昭二人前头将信符仔细阅过,不想才只看清了数行文字,美眸里头便就被悦色浸满。
上头是言:
“维某大卫仙朝乾丰五百廿二年十月初一,两河道阱县贼寇啸聚,掠乡屠民,阻绝官道。秦国公府功曹参事康昌晞请命前驱,统锐卒一队往讨。
寇据险列阵,邪氛弥漫。昌晞亲执长刀,跃马先登,破寨开隙。遇筑基渠首九人,施邪术拒战,昌晞力战尽诛;练气党羽死者无算。
寇首假丹修士出,玄力雄厚,诸将难敌。昌晞率同袍合力围攻,战百余合,伤其数处,迫之遁走。
此役破阵诛逆,解阱县危。昌晞忠勇骁果,谨奏以闻,伏乞论功。
大卫仙朝乾丰五百廿二年十月初一,亲勋翊卫羽林郎将题奏。”
康昌晏、康昌昭二人默诵出来,倒是周围人中定力最差的,脸上喜色几要溢了出来。这信符是由康大掌门转递过来,末了还又添了一行小字:
“秦国公府功曹参事康昌晞忠勇卓著,擢公府功曹掾,束部奉旨。”
“二兄升官了!”康昌晏发声惊呼,语气中的羡慕之意不做掩饰。他自修行伊始,晓得自己禀赋一般过后,因了生母骄纵,便养成了些许得过且过意思。
但阳明山之战令得他与胞弟康昌昭脱胎换骨,此时见得康昌晞前程光明,便又难得地被勾出来了些向往之意。
见得康家众人尽是欢颜,一旁的韩宁月倒是为康昌晞有些惋惜。毕竟若是这番后者真将那跳出来的假丹寇首留了下来,那么他与韩家的婚事或也可就此定下。
不过这“硬要后者于阵前斩得丹主,方才能与韩家议亲”的事宜还是韩宁月因了真人血裔身份,说服了族中耆老,这才勉强促成。
但现下今时不同往日,云泽巫尊殿黄米伽师、两仪宗栗云上修各自用人命帮康大掌门证得了他这中品金丹自有前程、实至名归。
是以如此境况之下,韩宁月是觉待得此番回了京畿之后,再去与几位耆老来做商讨,便就未必还定要康昌晞受此约束。
毕竟这康大宝的嫡子到底还未过百岁,战场上风云诡谲、便是金丹下场,也未必次次都能摘得丹主人头,是以康昌晞此番能有战报上头的表现,都已算难得。
更重要是身上淌的有一半是费家嫡脉的贵血,韩宁月又不求娘家舍得聘什么国色天香,只寻一平常嫡脉之女,当也不难。
似连韩宁月这名门贵女自己都不清楚。
就在不知不觉之间,于这桩亲事的态度竟都已从“可有可无”完成了到“势在必得”的转变,也是罕见。
她只屏蔽掉身前晚辈的惊喜声音、兀自暗想:
“一代骤起、二世不败,这便已算难得十分。兹要是康大宝能携郎君把将来之事一道挺过去,他那重明宗将来是何我却无法子,但重明康家,总要说服韩、费两家,好助他在仙朝世家里头落一位置才是”
韩宁月正自思忖间,灵舟外忽然起了一阵轻雾。
初时只是淡淡的白,转瞬便浓得像化不开的云絮,将整艘灵舟轻轻裹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