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5 章 省委会议人事讨论 (3/4)
/>
省军区政委的发言言简意赅:“李毅飞同志魄力足,执行力强,是个能打硬仗的干部。
我们军队喜欢这样的,具体岗位,服从省委安排。”他的表态更多是象征性的支持。
宣传部长则从另一个角度补充:“李毅飞同志经过网络风波的考验,现在公众形象非常正面,是年轻一代干部中的标杆。
将他放在更重要的岗位,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常委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逐渐热烈起来。
支持破格重用的一方,强调李毅飞的独特性和未来潜力,认为不能按部就班;
主张稳妥过渡的一方,则更关注工作的连续性和干部培养的规律性。
双方各有道理,争执不下。
省委书记曹大伟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等到大家意见表达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沉静地环视全场。
“同志们刚才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都是从工作出发,从对干部负责的角度出发。”曹大伟的声音不高,却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关于李毅飞同志的使用,确实是一个需要慎重决策的议题。
他年轻,有锐气,有成绩,这是优势;
但也正因为年轻,履历相对单一,缺乏在更高层级宏观把握全局的经验,这是需要我们客观看待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邃:“但是,我们选拔干部,不能只看资历,更要看潜力,看担当,看他在关键时刻能否经受住考验。
李毅飞同志在过去一年,尤其是在应对复杂局面、推动深层改革方面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斗争精神和驾驭能力,是远超其年龄和任职经历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是一块好钢,关键是我们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最能发挥他的作用。”
“海峰同志担心从一线到智库的转换问题,这个担心很正常。
但我们要相信优秀干部的适应和学习能力。
把他放到政研室,不是让他脱离实践,恰恰是让他站在全省的高度,回过头来系统梳理和反思基层的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二次飞跃。
这对他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他看了一眼王海峰,王海峰微微颔首,表示在认真听取。
“至于水又市工作的连续性,”曹大伟继续道,“我们可以选派得力的同志接任,并且要求新市长必须保持发展战略的定力。
同时,李毅飞同志进入省委核心决策咨询层,也能从更高层面继续关注和支持水又市的发展,这未必是坏事。”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果断而有力:“综合大家的意见和组织的全面考察,我认为,对李毅飞同志这样经过特殊斗争考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优秀年轻干部,应该打破一些常规,给予更大的舞台和信任。
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这个岗位,既能发挥他善于学习、思维敏捷的长处,又能弥补他宏观战略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个非常适合他现阶段成长锻炼的位置。我同意组织部的建议。”
省委书记一锤定音。尽管王海峰等少数常委内心可能仍保留些许不同看法,但在主要领导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