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章 返程 (2/3)
/>
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李毅飞对政策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方向的把握更加坚定。
而就在李毅飞在省里参加学习、谋划全局的这段时间里,水又市的发展脚步并未有丝毫停滞。
在水又市两位主要领导在京开会及后续学习期间,市政府在家主持工作的常务副市长以及其他班子成员,严格按照此前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蓝图,高效推进各项既定工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与行业小巨头“青云科技”的合作项目。
在李毅飞离京前就已基本敲定的合作,后续流程走得非常顺畅。
水又市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行政效率和诚信度,合作协议正式签署生效后,规划用地上的土地平整工作立即启动。
大型机械轰鸣,施工队伍轮班作业,一片曾经闲置的土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整理出来,等待着高科技项目的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水又市招商部门前期铺垫的努力,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借着李毅飞在京城会议上带来的些许“知名度”,以及水又市本身展现出的发展潜力和良好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除了龙头项目“青云科技”外,又成功引进了另外四家颇具实力的高科技公司,涉及人工智能、高端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五家高科技公司总投资额达到了八十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生物制药产业板块,水又市成功吸引到了一批专注于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总投资规模高达一百二十亿元。
这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布局。
尽管当时国内医药产业正经历结构调整和政策磨合期,发展速度看似有所放缓,但水又市的决策层,特别是李毅飞在离京前参与制定的产业规划中,就已经明确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地加剧,“银发经济”浪潮必将席卷而来,成为未来市场规模巨大、增长确定性极高的领域。
而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的保养类药品、慢性病管理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其市场需求必将迎来急剧增长。
此时提前布局,虽然可能面临短期阵痛,但抢占的是未来产业的制高点,是为水又市培育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步。
这些项目的签约和落地,不仅仅是投资数字的堆砌,它们更意味着水又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向好的变化,新的就业岗位、新的技术溢出效应、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孕育之中。
市政府办公室每天都会将重要的工作进展简报,发送到正在省里参加学习的李毅飞手中。
坐在省会议中心的会议室里,听着宏观的政策解读,再翻开手机看到水又市传来的捷报,李毅飞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连接感。
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国家大局与地方发展,在他这里交织、印证。
李毅飞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地方主官,既要“抬头看路”,深刻领会上面精神和国家战略方向;
也要“低头拉车”,扎扎实实做好本地的具体工作。
而水又市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进展,无疑为他接下来推动更深入的改革,包括那个备受关注的“破除就业年龄限制”试点,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拥有了更多的底气。
当李毅飞结束学习,重返水又市的时候,等待他的,将是一个站在新发展起点上的城市,以及一份沉甸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