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反应还不错 (3/5)
为首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正激动地比划着。
\"为什么要动我们的房子?\"
\"修完了还是我们的吗?\"
\"万一修坏了怎么办?\"
徐志国登上一个临时搭建的平台,大声说:\"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徐志国接着说:\"古镇修复不是为了赶走大家,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修好的房子还是你们的,而且会更加值钱。政府还会帮助大家开发民宿、餐馆,让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
\"说得好听,到时候游客来了,我们还得搬走!\"一个中年男子喊道。
\"我以县长的名义向大家保证!\"徐志国斩钉截铁地说,\"绝对不会强制任何人搬迁。
相反,我们要帮助大家在自家房子里创业致富。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政策...\"
这时,李毅飞也赶到了现场。他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先站在人群外围听了一会儿。然后,他慢慢走到那位带头的老伯面前。
\"老伯,贵姓啊?\"李毅飞和蔼地问。
\"姓王。\"老伯语气生硬。 \"王老伯,我理解您的担心。\"李毅飞诚恳地说,\"这样吧,今天我们先停工,明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把规划、政策都说清楚。
大家有什么疑问、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要的是共赢,绝不是要损害大家的利益。\"
李毅飞诚恳的态度打动了居民们。在王老伯的劝说下,人群逐渐散去。
第二天,村民大会在镇广场举行。李毅飞、徐志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古镇开发规划和惠民政策。
会议从早上开到晚上,解答了村民们的各种疑问。最终,大多数村民表示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其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机关食堂开始了服务培训,停车场划定了标识标线,物价局对全县旅馆宾馆进行了价格备案。
就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时,省里发出通知,要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各地市都要推荐创新项目参加评选。
\"这是一个好机会!\"李毅飞在县委常委会上说,\"如果我们的改革项目能够入选省重点旅游项目,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大大提升白水的知名度。\"
徐志国立即组织团队准备申报材料。旅游局、发改委、宣传部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连续加班一周,准备了一份详细的申报材料。
然而,就在材料送审的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了。
一篇题为《白水县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为哪般》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质疑古镇开发是\"面子工程\",政府食堂对外开放是\"作秀\"。
\"书记,您看这个。\"徐志国着急地把手机递给李毅飞,\"文章已经在好几个论坛转发了,影响很坏。\"
李毅飞仔细看完文章,沉思片刻:\"不要慌张。
这反而是个机会。我们要借此机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改革举措。\"
他立即安排:\"志国,你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