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 章 记者来了,又走了 (2/5)
nbsp;甚至还有一份《白水县城管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郑哲越翻心里越凉。这跟他预想中的“怨声载道、系统瘫痪”完全不是一码事!这简直是争创先进的汇报材料!
他不死心,挣扎着问:“呃……我们听说,因为整顿,很多商户反映生意都受到影响了?”
信访办主任立刻接过话头,数据张口就来:“记者同志,这是我们的同期信访数据比对。
您看,关于城管粗暴执法、吃拿卡要类的投诉,环比下降了70%还不止。
当然啦,对严格管理不理解、觉得‘不方便’的抱怨确实也有一些,但我们认为,这是扭转长期不良风气必须经历的阵痛期。”说着,他还适时地亮出了几张商户送来的、感谢城管帮忙解决实际困难的锦旗照片,红底黄字,格外醒目。
郑哲:“……”他感觉自己不是来揭黑的,是来给人家做正面报道的。
下午,林诗怡又热情洋溢地安排了“随机采访”。
去的地方,自然是精心筛选过的“正面典型”:那个被解决了多年下水道堵塞问题的临街商铺老板,对着镜头激动得差点落泪;
那个原来被地头蛇欺行霸市、如今规范经营笑得合不拢嘴的菜贩……
一天跑下来,郑哲筋疲力尽,相机里塞满了“正能量”素材。
实习生小姑娘小声嘀咕:“郑首席,这……稿子咱们往哪个方向写?”
郑哲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写个屁!让人当猴耍了!”他现在彻底回过味了,那个“老刀”和其背后的杨江栋,分明是拿他当枪使,想来捅李毅飞的马蜂窝。
结果人家李书记早有防备,一块铁板砌得又高又硬,撞得他眼冒金星。
晚上,郑哲婉拒了县委安排的招待宴请,一个人窝在县招待所的标准间里生闷气,电视里放着无聊的节目。
正郁闷着,房间电话响了,是林诗怡。
“郑记者,没打扰您休息吧?李书记刚散会,听说您今天深入采访非常辛苦,心里很过意不去。
他知道您来了,说明天上午想亲自和您简单交流几分钟,不知您是否方便?”
郑哲心里一动。他倒真想亲眼见见这位手段如此老辣的县委书记。“方便,林部长,我准时到。”
第二天上午,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在县大礼堂隆重召开。
主席台上,李毅飞居中而坐,周天宇、马志胜等常委分坐两侧。
杨江栋也赫然在座,但脸色灰败,眼神躲闪,只盯着眼前的茶杯,仿佛能看出花来。
李毅飞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而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几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好汤!像丁万松这样的害群之马,虽然是极少数,但影响极其恶劣,严重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严重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
对于这种人,县委的态度永远是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台下,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
干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