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 征地 (2/3)
后就开始研究他搞的那个报警中心的技术资料。
这一次前来应征的,全国各地的技术公司比较多,不过这里面鱼龙混杂,有的甚至还想混水摸鱼。
其实最早之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开放的地区,搞过幺幺零报警中心。
但是那个年代技术条件有限。
陈青峰要搞的可不是接个电话线那么简单。
计算机的发展,这几年突飞猛进,包括数据库系统还有服务器,都有很大的提升。
陈青峰希望在安城搞的这个,可以把这些年发展的新技术结合起来。
这就叫后发优势。
好在陈青峰还是懂技术的,经过研究之后,最终敲定了四家。
然后他就打电话,告诉公安局那边项目的负责人,联系这四家企业来安城参与竞标。
……
上午,陈青峰,照例来到了广播电台这边。
接听群众反映的热线。
其实广播电台这边来一趟成本不低,毕竟人家有自己的节目,现在硬生生的挤出来一档节目,而且因为是陈青峰参与,连广告都不能插。
这对于广播电台来说其实是一个负担。
陈青峰想着要是在安城把电子政务建立起来,只要老百姓会上网,就可以直接去网上反映问题,而且问题还能直接面向人民群众。
这可比电台这边好多了,毕竟这边的节目播放完之后,基本上就没有记录了,后面的人要是错过了想要再听,那根本不可能。
心里这么想着,陈青峰开始接听电话。
“喂!陈市长,我们反映一个问题,我们是……环城安城县的,去年,市里面开始对我们征地,按照村里的补助,我们每亩地的标准是五百块钱,可是我们实际到手才一百块钱……”
“五百块?”
陈青峰迟疑的重复了一下。
因为安城这几年,城市的更新面临着新的问题。
这些年,安城这边人口增加了一些,尤其是城镇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在叠加以前居民的居住环境。
安城这边有不少单位都筹划着在市区之外的新区筹建新的住宅项目。
当然这些都是好单位。
以前安城这边很多人都住在筒子楼里,现在已经九十年代了,这些筒子楼已经完全不适应老百姓的生活了。
不过全是一窝蜂的,自己搞,其实也是有坏处的。
因为缺少统一的规划,而且对于市政系统来说也是有负担的。
所以市委前几年就定下了一个政策,打算把城区的范围向东推进,这样一来就面临着东边城市的扩张,和土地的征用。
不过按照标准,陈青峰依稀记得的是每亩地一千块钱。
怎么到了村民那里就剩一百块钱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