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我心里有数 (2/3)
能力、有爱心,真是他的福气。
随着手工队的壮大,包装的进度越来越快,不到一个月,五千个包装就全部完成了。
看着堆在厂里的蓝印花布小袋和印着码头图案的陶罐,林宇和二妮相视一笑。
包装问题解决了,那就等着入冬加工海带了。
天气越来越冷。
北风裹着寒气掠过渔村,码头边的海水结了层薄冰,罐头厂的机器也终于停了下来。
林宇赶在降温前,让工人们把积压的订单全做完了,特意放了半个月假,让大家回家收拾屋子、囤过冬的物资。
这天上午,赵大勇揣着刚从镇上打听来的行情,急匆匆跑进林宇家,一进门就嚷嚷:“小宇!好消息!现在海带价格涨疯了!鲜海带都卖到六毛钱一斤,干海带更是涨到8毛,比咱收购的时候翻了六倍!咱仓库里囤了那么多海带,要是现在卖出去,稳稳能赚一大笔!”
林宇正帮二妮整理手工队的工钱清单,闻言抬头笑了笑,手里的笔却没停:“赚是能赚,但咱不能卖。”
“为啥啊?”赵大勇急得搓手,“现在价格正好,不趁这会儿卖,等开春新海带下来,价格肯定跌!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话音刚落,王大春也掀着门帘进来,手里还提着两条刚钓的鱼,显然也听说了行情:“小宇,大勇哥说得对!前两天罗老板不是还打电话,问咱能不能匀点干海带给他,愿意出四毛五一斤,比市场价还高!你就听劝,卖一部分也行啊,万一明年降价,咱可就亏大了!”
林宇放下笔,给两人倒了杯热茶,才缓缓开口:“你们只看到现在的价格高,却没算另一笔账。咱要是现在把海带卖了,是能赚一笔,但你们忘了咱之前的计划?把海带加工成丝、结,做成即食产品,到时候卖给城里的杂货店、餐馆,利润可比现在卖原料高得多。”
“可加工也需要时间和成本啊!”王大春皱着眉,“这冬天冷得伸不出手,工人们都放假了,总不能让他们冒着严寒来干活吧?”
“不用急着赶工...”林宇指着窗外,“你看村里的妇女手工队,现在还在缝包装呢,过几天咱在厂子里安装个大炉子,保证厂子里面暖和。”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桌上的工钱清单上,语气软了些:“而且,你们没想想,这些海带要是现在卖了,这个冬天,村民们靠啥赚钱?手工队的婶子们缝包装能拿工钱,厂里要是开工,男人们也能来干活,大家有稳定收入,冬天的日子才能好过些。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润,忘了村里人的难处。”
赵大勇和王大春对视一眼,都沉默了。
他们只想着赚钱,却没考虑到村民的过冬收入。
之前下冰雹,不少人家的庄稼绝收,全靠在厂里打工、手工队缝包装挣点钱,要是海带卖了,厂里冬天不开工,大家这个冬天确实不好过。
“小宇,还是你想得周全。”王大春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光想着价格,没顾上村里人的情况。”
“是我太急了,你说得对,加工成制品利润更高,还能让大家冬天有活干,确实比现在卖原料强。”
林宇笑了笑,拿起工钱清单:“这几天我和二妮把手工队的工钱算好,给大家发下去,让她们能囤点年货。等开春,咱就扩大加工规模,再多招些人,让更多村民能在家门口挣钱。”
二妮在旁边听着,笑着补充:“我还想着,开春的时候,设计几款新包装,比如适合春游携带的小包装,还有能当伴手礼的礼盒,肯定能吸引更多客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