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夜间滑跑顺利,还想探讨下一代? (2/6)
/>
之前,就在风扇叶片上,和通用电气公司有合作!
现在,通用电气公司拿到了给YF-23的配套工作,也是压力很大的,他们知道这款发动机的研发难度有多大,所以,希望找东方一起合作,于是,咱们也就能拿到对应技术了,正好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提升研发实力。
秦亮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吧,既然他们都选择了这个方向,那就希望他们能圆满完成这个研发任务。”
西工大得支持!
涡扇十已经成功了,涡扇十五,那就得有革命性的变化才行!
在后世,涡扇十开始打天下,涡扇十五反而数次回炉,因为性能比不上涡扇十的改型,自然就没必要拿出来,甚至到了六代机,据说上面都是涡扇十。
涡扇十五要研发,那就肯定得提升性能指标,变循环,或许真的是一种思路。
就算是美国佬没研发成功,不代表咱们就研发不成功啊!
毕竟,咱们已经完成了摸着美国佬过河的任务!接下来,就该是咱们创新的时候了!
“这架原型机,没安装完全的航电设备吧?”秦亮再次开口问道。
一般来说,第一架原型机,都是用来测试战机的气动特性的,雷达这些,用配重代替就行。
第二架原型机,永远都不会上天,需要做静力试验。
第三架原型机,才会是完全的版本。
听到秦亮的话,杨威笑了笑:“师兄,你在新校区,不了解咱们老校区的进展,电子系那边的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完成了机载相控阵雷达的研发,咱们机头里,已经装了一部,性能比之前的翻了好几倍!”
舰载相控阵雷达已经研发出来了,机载的当然也不能落后,就算一个是S波段,一个是X波段,那很多原理都是一样的!
随着杨威介绍,已经有一名工程师打开了机头雷达罩,反正也需要做首飞前的检查,就算是已经检查过了,再检查一遍也没啥。
“由于机头空间足够大,所以,我们这款雷达上的T\/R组件达到了2200个,我们的氮化镓组件中,单个组件的最大发射功率是20瓦,所以,整个雷达的最大发射功率可以达到44千瓦。”
对战机上来说,这个功率是一点儿都不大,比如说,米格-25上使用的龙卷风-A雷达,峰值功率高达600千瓦,F-4战斗机上的是APQ-120,最大功率也有一百千瓦。
但是,这些初期的雷达,功率高没有意义,因为雷达天线的功率转化程度很低很低!
就拿米格-25来说,那么高的功率,最大搜索距离却无法突破一百千米。
再看雄猫战机的AWG-9,第一次使用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功率只有10.2千瓦,却能够获得最大三百公里的搜索距离,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搜索距离也能超过一百公里。
再看AWG-9的升级款APG-71雷达,功率降低到了5千瓦,性能却比AWG-9更强!
到了己方的歼二十上,使用的雷达更加先进!这可是全球第一种氮化镓组件的主动相控阵雷达!
“这款雷达已经在运七上测试了。”宋老在旁边介绍:“对一平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60公里,对五平米的目标,可以达到四百公里,就算是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