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东方技术改造后的导弹,领先苏联好几代! (1/6)
目前,老毛子最先进的近距空空导弹是R-60.
当初在设计的时候,这种导弹就是用来攻击高机动性目标的,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导弹自身的机动性就得强,老毛子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导弹自重。
自重越小,惯性越小,机动性自然就越高。
同时代的响尾蛇,自重在九十千克左右,而R-60的自重,仅仅有43.5千克。
机动性是上去了,但是……杀伤力不足的问题却凸显了。
毕竟,老毛子为了增加导弹的杀伤力,不少导弹的战斗部就动辄二三十千克。
而R-60是绝对没这么重的,毕竟弹头重量最多占据弹体重量的十分之一,五千克都到不了!只有三千克左右,看看对手的响尾蛇导弹,战斗部重量9.4千克,是它的三倍。
杀伤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R-60导弹,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命中对手,对方却能带伤逃跑!
于是,老毛子就开始研制新一代的R-73导弹了!
整体重量增加到了105千克,算是重新回归到正常空空导弹该有的体格来。
而为了增加机动性,这款导弹采用了一套复杂的近距耦合边条翼加鸭翼的气动布局。
空气在流经边条翼的时候,可以产生涡流,正好让后面的鸭翼舵面效率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动性,尾喷管上更是使用了矢量推进技术。
于是,R-73的机动性高达60G,完全可以对付12G机动的目标。
如果说唯一的缺陷,还是电子技术的落后,导引头的性能并不高!
总设计师德蒙铁夫,不知道多少次感慨老毛子电子技术的落后了。
现在,看着东方的技术如此先进,德蒙铁夫再也忍不住了。
“让那些该死的面子见鬼去吧,我们要提升导弹的性能,必须采用东方的导引头!现在,我们就把这导引头部分拆掉,安装到我们的R-73弹体上!”
他们要郎驼提供导弹,当然是为了提升他们自己的导弹水平,既然导引头性能最差,那就不如干脆把导引头全套移植上去!
至于整合……老毛子最擅长的就是整合!
于是,老毛子的工程师们,嘁哩喀嚓地将闪电九的导引头拆了下来,然后……
“全部都是集成电路!”
“数字化控制系统!”
“这导弹陀螺,体积居然能这么小!”
“我们……我们怕是无法整合上去!”
他们又没有技术资料,大部分人还都是搞模拟电路出身的,让他们玩数字电路?这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老毛子的工程师们都是大眼瞪小眼。
想要移植导引头,那只能找东方人合作!
“东方的技术,领先我们好几代啊!”德蒙铁夫感慨了一句,然后……又看向中距空空导弹。
“我们拆开一枚闪电十看看,如果技术足够先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