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开放的高科技卫星发射中心 (2/5)
bsp; 随着改革开放,航天系统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一些年轻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分配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大批人,都想办法找关系调走,而以前一些有本事的老工程师,有的也想下海去赚大钱……
再这样下去,航天系统是会出问题的,而他们,除了给上级打报告,要提高待遇,就没别的办法了。
现在,要是航天系统搞改革,从国外承揽卫星发射业务,赚到了钱,航天系统就能良性发展起来了啊!
不过……航天系统毕竟是带着神秘色彩的,这要是承揽了对外发射业务,那外国人是肯定要来发射中心的,这样一来,己方的秘密,不就暴露了吗?
他们神情复杂地看向了张老,都在等着他拿主意。
“秦亮同志说得对啊,我进了国防科工委之后,掌握了整个国防工业的情况,可以说,大部分都表现不好,产品老旧,利润低下,都需要国家拨款支持,国家要发展经济,哪里来的这么多资金扶植困难户?”
张老很感慨。
“航天部门是烧钱的,国家的经费支持更是捉襟见肘,之前我就在想,西工大搞导航卫星的这个方式,能否用在咱们航天系统上,现在,秦亮同志的提议,是符合咱们东方航天工业发展的,所以……”
张老看向秦亮:“我们今天,允许外国人进来,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航天发射场,秦亮同志,你能否给我们拉来卫星发射业务?”
秦亮摇头:“我可以尽力争取,但是,这种生意,国际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我可不能保证一下子就能拉过来,得等机会,不过,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东方的航天能力,这第一步是必须要走出去的。”
东方第一次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正好赶上了一个市场的空窗期,美国的航天飞机爆炸,法国的阿里安火箭,接连几次发射失败。市场对西方的火箭发射失去了信心,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向东方的。
这才82年,去国际上承揽卫星发射业务,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张老点头:“好,既然这样,那就破例允许奥尼尔教授和他的学生,进入我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是安全保卫工作要做好,不能让他们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如果出了事……我来承担全部责任!”
这就是老一辈领导的觉悟,你们大胆干,出了事我背着!后世的很多领导,你们给我使劲干,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出了成绩,是我领导得好,出了事故,那就是你们背锅。
“走,亮子,我带你继续参观这里。”张老笑呵呵地说道。
总装大楼里,秦亮看到了王教授等人,正在对安装到火箭顶部的卫星进行各种测试,忙忙碌碌,这可是西工大航天工程系的第一个重大科研成果,他们都是满怀期待。
而在厂房的一旁……秦亮还看到了另外两枚长征三号火箭的箭体!
“这是我们第一次发射长征三号,为了避免发射失败,我们准备了三枚火箭……”航天元老任老走了上来,亲自给秦亮介绍。
任老,1915年出生,1940年去了美国,拿到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回国之后,他在军队研究室工作,在哈工程学院成立的时候,他遇到了钱老。
外国人能造出来的,中国人也能,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钱老这一句话,让任老记了一辈子,从此,任老的一生,就和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当搞长征三号火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计划使用常规推进器,只有任老掷地有声:氢氧发动机这个台阶,迟早都要上去的,我们现在能上得去,我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