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科幻里走出来的科曼奇直升机 (2/5)
功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就和后世升级汽车排放标准一样,升级的结果就是换排气管,里面的高科技越来越多,发动机排气也是越来越不通畅。
“至于目视隐身和噪音隐身,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嗯,不错,克里斯蒂安,你能想到这里,已经很好了。”秦亮表示一番鼓励:“现在,我再给补充几点,第一个,还是先说雷达隐身,这个除了在外部设计进行优化之外,还在机身表面,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进一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经过优化之后,我们的机身雷达反射面积,会降低到0.01平方米以下。”
这意味着什么?从一辆汽车大小,降低到了一个乒乓球大小!
能不能做到,以后再说,反正这牛皮是一定要吹出去的,F-117都能做到,咱们当然也能做到!
一众美国佬已经听得睁大了眼睛。
“红外隐身方面,和克里斯蒂安说得差不多,我们在发动机外面增加了造型特殊的保护罩,除了能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之外,还能在里面设置冷空气混合系统,发动机进气口采用菱形设计,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排放出去的温度,几乎就和正常温度一样,从而躲避最常见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攻击。”
这个是大家伙都能听懂的,此时频频点头。
“接下来,我们再说目视隐身,在机身上,我们会采用独特的深灰色无反光涂料,这样和背景的颜色类似,尤其是在夜间,根本就看不到,至于白天,也无法在远距离看到,座舱玻璃使用平板设计,减少阳光漫反射,还有这个螺旋桨……”
当初,科曼奇出现的时候,秦亮也非常的感慨,高科技感爆棚啊!
所以,他对这些设计非常好奇,对使用的这些技术,也是倒背如流。
“再看这个桨叶,虽然发动机的功率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却将它设计为了五片桨叶,各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吗?”
桨叶个数,和发动机的功率有很大关系,轻型直升机,两片桨叶就够了,这样设计桨箍也会很简单,再稍重一些,就是三片桨叶,中型直升机,一般都是四片桨叶起步,比如常见的黑鹰直升机。
至于大型的,比如美国的CH-53,早期是六片桨叶,后期升级为七片桨叶,而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上来就是八片。
对于眼前的直升机来说,四片就足够了,却设计成了五片!
“这是要降低旋翼的转速吧?”雷-利奥说道。
作为最优秀的直升机设计师,当然能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没错,就是降低转速,因为我们研究发现,当旋翼转速降低,让闪烁频率达到36赫兹的时候,就会超出人眼的察觉范围。”
这就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了,人眼睛不是什么都能看到的,36赫兹就是个很重要的数据,现在,通过这种方式,让螺旋桨从人的眼睛里消失,这直升机面积最大的视觉图像就能消失。
“同时,转速降低之后,旋翼的噪音还会大幅度的降低。”秦亮继续介绍:“再通过精心设计桨尖的造型,完全可以让它产生的噪音和背景声音差不多,尾桨也改成了涵道式,不仅仅是要减少被撞击的可能,也是为了降低噪音,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直升机的整体噪音,和正常说话的声音差不多。”
单旋翼的直升机,在顶部大盘子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反作用力,机身也会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样就需要平衡,也就是在尾部装一个尾桨,向侧面吹气,和反作用力平衡。
所以,看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