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先进的加工技术?西工大有! (2/5)
一级级地研发过来,设计所受益匪浅,他们已经吃透了这低压压气机的设计,以后再修改,完全是游刃有余!
很快,电脑上出现了F101发动机的风扇叶片设计图,张工对着图纸,仔细地研究了一番,然后……
“这不就是F404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放大版嘛!”一旁的工程师尹海洋看着上面的数据:“这美国佬,居然也会偷懒!”
F101发动机的原型是给轰炸机配备的,所以发动机的涵道比超过2,为了改成战斗机发动机,原本的两级风扇改成了三级风扇,直径减小,涵道比降低到了0.87,同时低压涡轮进行了修改,转速提升,这样就改好了。
当时通用电气手里成熟的涡扇就是F404,所以,他们就把这发动机的三级风扇叶片放大,直接给用过来了。
“是啊,美国佬也会偷懒,不过,人家简单放大之后,就能完美匹配,这也是不一般的,说明他们已经吃透了发动机核心机的设计。”张工说道:“而且,这风扇叶片的设计思路,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这是东方第一次接触到国外的三代大推,而且还是设计原理和结构图,有详细的数据!
张工很是感慨:“他们使用的是整体叶盘技术,这需要先进的粉末冶金技术,以我们国内目前的水平,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风扇叶片,是要插到风扇叶盘上的,这彼此之间的连接,就需要各种榫卯结构,各种固定方式,不仅仅会增加复杂性,还会降低可靠性,万一某个销子松了,那就是一场灾难。
整体叶盘技术,就是把叶片直接和叶盘做到一起,整体成为一个零件。
要知道,为了降低重量,这发动机内部大量使用钛合金,怎么把叶盘和叶片做到一起,可不容易。
就算是拿到了西方的技术资料甚至是样品,那也根本就造不出来,毕竟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就算是面前摆着整体叶盘,不知道怎么加工出来的,那也白搭。
“要不,我们问一问西工大?”尹海洋开口:“那边的技术很先进,或许他们已经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呢。”
“是啊,410厂给咱们造的发动机风扇叶片,还是分开的,在咱们前段时间的测试中,还出现了叶片飞出来的恶性事故,要是西工大有类似的技术,咱们就直接从西工大订购……”
410厂的加工技术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那边虽然有一些手艺高超的工匠,可以用双手实现比数控机床还高的加工精度,但是……这工艺上的事情,还真解决不了。
“西工大有吗?那个秦亮不推荐直接仿制F404,就是说咱们国内的工业基础不够……”
张工站了起来:“咱们看看去就知道了!”
西工大,材料系。
“张教授,这美国佬的发动机世界第一,果然是有底气的,他们的加工技术,真的是太先进了!”
“是啊,这技术,领先咱们东方航空工业二十年啊!”
听着从沈阳过来的一群人的喋喋不休,张教授皱着眉头:“什么先进的加工技术?”
“您在西工大,难道就没有第一时间分析美国F101发动机的资料?”张工满脸的惊讶:“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前三级风扇的全部资料,仅仅这整体叶盘技术,就够我们……”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就是整体叶盘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