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三十九章 端严 (1/4)

  每岁仲春卯月之初,斗指正东,“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真龙起势也。
  二月二的时候,当今楚天子召集宗亲勋贵,在上林苑春狩。
  这是楚国开年最重要的活动,可以类比于岁尾的年祭。
  宗室子弟夸耀武功,勋贵无忘武绩。
  在整个武狩期间,天子未有一言,只在礼官鸣鼓后,驰马三巡,点射鬼罴三只。
  福王熊定夫陪驾君前,一边点检猎物,一边问天子,接下来是西行还是北去。上林苑西猎鬼物,上林苑北猎凶兽。天子春猎邪祟,鼓平今岁,安靖四方。
  天子曰:当归矣。
  遂草草结束这场本该为期七日的春狩。
  时上大夫张拯,不解天子之意,问于好友李蘅华。
  李蘅华是章华台新设的十二枢官之一,向以智识称名。
  恰好诸葛祚路过,李蘅华就请他作答。
  年仅十二岁的诸葛祚说,皇子熊咨度当归来,期在三月。
  张拯这才想起来,大楚皇族向有武狩传统,熊咨度十五岁的时候,独自猎杀一头鬼罴,震动朝野。
  回去之后他就写了一封奏疏,言“父子当见于阳春。”
  这封奏疏被天子留置,不批也不驳。
  此事传出去,时人都以为诸葛祚所说,是星巫诸葛义先的意思。
  “遂天下迎咨度皇子者不绝。”
  更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祥瑞出现。
  比如,南岭山崩,有碑石出,碑曰“猎罴者主东宫”。
  这些乱七八糟的谶谣,搞得人心浮动。
  实在地说,当今天子御极以来,掌权极稳,强军富民,国内安定,国力渐长,长期都被视为明君典范。但道历三九一七年,成为其治政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对外输了河谷战争,在内囚禁秉正直言的贤德皇子熊咨度,颇显刚愎之态。前段时间又放走罗刹明月净,让天下最大的青楼“三分香气楼“完成迁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皇帝大革朝政,深刻触动了世家贵族的利益。
  越国革世家,也是文景琇先削白氏,再割革氏,把旧勋砍得差不多了才动手。就这也没见着什么好结果,姓文的把自己都革了。
  姓熊的又神圣到哪里去了?
  楚国世家根系蔓延几千年,不是你皇帝说斩就斩的。
  楚国的天下是谁帮你打下来?
  渐渐的,“晚节不保”、“昏庸旧年”之类的声音,也有出现。
  以百年为期的统治生命来说,楚天子掌权还不到六十年呢,都不及齐帝姜述掌权久。而竟被冠以“政老”之名。
  皇帝掌握最高武力,牢牢把握军权政权,孤意之下,政令仍然得以推行。
  四大享国世家几乎是几位国公的一言堂,他们集体表态支持天子,朝野便没人敢直接阻碍政令——只有零星几颗人头,都不够刀割。
  但偌大帝国,广大的中下层贵族,却未见得都能“深明大义”——这倒也是废话,在屁股面前,什么都是虚的。“深明大义”才是违反人性的事情。
  楚国在一种异样的气氛里前行,政治有明显地分层,一边人声鼎沸,一边道路以目。熊氏皇族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柄,得到机会的广大平民愈发拥护爱戴,但在天与地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眺望,带着审视,乃至于敌视。
  不然不至于出现几句谶谣就人心浮动的情况。
  人心思变,说明确实是有很多人想要改换日月。与当今天子政见迥异的贤皇子熊咨度,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说回诸葛祚。
  诸葛义先早年收了许多弟子,后来陆续都死去,没有一个活下来。人们都说是天机反噬所至。诸葛义先为楚国窥得太多天机,他自己功参造化,神通盖世,扛得住反噬,他身边人却没有那么硬的命格。
  其中有一个叫焉翎的弟子,祖上据说是蛮人归化,乃楚国历史上有名的蛮军【鬼山军】之后——这支军队在对抗景文帝南侵的战争里,几乎打干净了。
  在诸葛义先的一众弟子里,这个焉翎尤其凄惨,旁人只死一个,他死一家。小时候整个家族便亡于一场大祸,其人仅得身免。前几年的时候又得了一场怪病,以至举家死尽,血脉只剩最后一人。
  这个孩子就被诸葛义先收养了,视为己孙,改姓诸葛。
  诸葛祚有这样的身世,他的早慧也带着一种诅咒的色彩。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解释得到了验证。在三月三的这一天,他自己去了朝闻道天宫。皇帝则果然下诏,放熊咨度从酆都鬼狱出来。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良子归。
  大楚皇子熊咨度,养望十三年!
  名如山,德似海,大楚国人,莫不翘首以盼。
  天下之人,不见其音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禁欲守门人为我破戒 随军时不屑一顾,改嫁你首长慌啥 福气人鱼生子赚积分 我修炼水到渠成,攻击每招必中 东京:我收留了前任的双胞胎妹妹 说好的养忠臣,养成逆贼了 疯批女主通今古,流放将军真香了 被骗去恋综,我和绿茶顶流he了 火影:我鸣人不想努力了 赶山打猎守护一家
相关推荐:
随军时不屑一顾,改嫁你首长慌啥 东京:我收留了前任的双胞胎妹妹 说好的养忠臣,养成逆贼了 疯批女主通今古,流放将军真香了 被骗去恋综,我和绿茶顶流he了